粤剧在增城:经久不衰的年代之歌
红荔曲艺社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粤剧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2009年,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增城,粤剧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近年来,增城区在发展和传承粤剧文化上下了不小的功夫。据不完全统计,增城区现有民间曲艺社团83个,并成立有增城戏剧曲艺家协会、新塘戏剧曲艺协会等曲艺社会组织,曲艺人才辈出,包括有广东粤剧院粤剧表演家郑培英、广东音乐曲艺团粤曲演唱家钟葵珍和梁玉嵘、广东音乐演奏家温池等。而新塘的谢运洪更是成为增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罗派艺术粤剧的代表性传承人。
记者李家威
粤剧文化氛围浓厚
“民国12年(1923年)8月,县城酬神,请广州的丹桂香粤剧团在万寿寺一连演出数天,观众踊跃。”这是《增城县志》关于粤剧曲艺活动的最早记载。建国后,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纷纷建立,在节日和各种庆祝集会演出古装粤剧、现代短剧和曲艺节目。1975年5月,增城在县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增城粤剧团,并通过三项措施推进该粤剧团发展。一是组建少年学员队到广州粤剧团培训;二是聘请优秀的老艺人如危佩仪、吴非凡和白鹤松等,他们既是主演也是老师;三是大胆挑选曲目,经典曲目《山乡风云》《十五贯》《胡不归》《白蛇传》《双枪陆文龙》等深受群众喜爱,不少看过的群众至今仍津津乐道。其中,《白蛇传》曾在东莞戏院每天3场连演数天,轰动莞城。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受改革开放文化大潮的冲击,粤剧观众骤减,专业粤剧团体逐步萎缩,增城粤剧团也于1986年正式解散。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粤剧私伙局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增城各镇街和乡村。这些私伙局的粤剧“发烧友”在辛苦劳作之余,操琴弄鼓、高吟浅唱,在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镇文化站登记入册的私伙局共有60多家2000多人,而没有登记入册的小型私伙局更多,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圹曲艺社已有30多年历史,在企业家刘顺莲的悉心经营下,现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豪华私伙局。这些私伙局都非常活跃,如新河曲艺社、新墩曲艺社每周都定时在村中祠堂开唱,挂绿曲艺社、红荔曲艺社、石滩曲艺社、朱村曲艺社等也积极排练演出,为群众献上一顿顿粤剧文化大餐。
大力推进粤剧发展
2011年4月21日,增城史上第一个合法规范的粤剧曲艺社会组织——增城戏剧曲艺家协会挂牌成立,给全区粤剧曲艺界人士和广大粤剧爱好者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希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粤剧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投入了50万元作为粤剧传承教育的专项资金。同时,区文化馆大力推进“粤剧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荔城中心小学等8所小学开设了粤剧粤曲兴趣班,在荔城街第一小学等2所小学开设了广东音乐班,并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粤剧汇演,为小朋友们提供展示粤剧技艺的平台。此外,区文化馆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粤剧粤曲大赛,吸引了众多粤剧粤曲爱好者参加。大赛设置了多个奖项,不仅为粤剧粤曲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也让群众对粤剧粤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剑婷通讯员何凤金)6月3日,荔城街金竹社区联合侨联工作组在该社区二楼会议室开展侨法知识宣传活动,辖区归侨侨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