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难以静心复习 只因脑海太多教条 心理咨询师建议学生留意“消极”感受 积极表达出来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
身边同学的讨论声、翻书声,甚至与己无关的悄悄话,近来始终困扰着高三学生小黄,让临近高考的他无法静心学习,无奈走进了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室。咨询师指出,小黄脑海里有很多“教条”,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他建议孩子多思考“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不妨看看“例外”能带来什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通讯员冯清梅
案例:别人总在背后议论他?
小黄是一名高三学生,临近高考,却感觉自己的复习状态偏离了正常轨道,自习时常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身边同学讨论问题的小声音、翻书声,都成为他的干扰波。人变得敏感,还经常怀疑同学们在背后说自己的悄悄话。他是一名住校生,上周某天在宿舍,隐约听到两个同学在聊天的时候似乎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于是怀疑这两人在背后讲自己坏话。经常关注别人,益发难以静心复习,他只好向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求助。
咨询师在了解小黄的基本情况后,询问他最初发现自己对声音很敏感时,有没有采取应对措施?小黄表示,作为一名住校生,没有什么可以应对的措施。“自习时间大家都在自习教室学习,而且每个教室都不免会有声音。”他还说,完全安静的教室是不存在的。
当咨询师询问,有没有想过从自身出发做一些改变,譬如戴耳机、耳塞等方式来隔绝外界声音?小黄表示不想这样做,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很醒目”,同学们更加会在背后议论,觉得自己小题大做。
在咨询过程中,小黄跟咨询师交流了对高中阶段的认识。他表示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一切会影响干扰学习的行为都要被主动屏蔽。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一直都是听话、优秀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没有手机,主动要求父母不给买的……而且我旗帜鲜明地反对谈恋爱这类事情,太影响学习了。”
小黄坦陈,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好,说到这里还有点不好意思,“我有点懒,比较邋遢和不修边幅。”但这是因为“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们都是废寝忘食,不会过多顾及个人形象的。”小黄认为,注重个人形象免不了要花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多做几道题,或者多背一些单词。
不合理信念在困扰他
咨询师表示,从表面上看,小黄的问题是高考临考前的考试焦虑,但想深一层,小黄的问题更多是其长期累积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的冲突。
高考带来了更深刻的自我觉察和更清晰的自我认识,压力之下,更见本性。小黄表现出来的难以进入复习状态,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考试结果患得患失等,都与他的敏感有关系。而这份敏感,来自于他内在的不合理信念与现实感受之间的冲突。
不合理信念,是指个体内心中不现实、不合逻辑、经不起推敲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其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和预测结果的糟糕至极。对小黄来说,他的脑海里有很多“教条”——我应该(必须)好好学习,否则就对不起父母;如果没有充分利用一切时间,高中阶段就荒废了。这些信念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但在距离高考如此近的时间里,已经很难安排更多次的咨询来与他探讨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前生今世。所以在咨询中,咨询师帮助他看到问题之后,更多是鼓励他看到自身的力量,充分挖掘目前可以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
觉察就是成长的开始
咨询中,小黄和咨询师达成共识:难以静心复习来自于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关注,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关注来自于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所以要针对不合理信念进行了澄清。
双方谈到了“例外”问题,通过思考一些“不应该发生”却发生了的事情,来看看“例外”带来了什么。同时,咨询师也建议小黄尝试着去感受一些被评定为“消极”的情绪,当这种情绪来袭时,不着急远远躲开,也不着急屏蔽,觉察它,并尝试着把它形容出来。
在练习的过程中,小黄提到了一个女同学曾经对自己表示好感,他当时误以为是“爱情”,所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当咨询师让他去体验这种微妙的情绪时,小黄问“我可以后悔吗”。“当然可以。”咨询师说,每一种情绪和感受,都值得被善待。
在咨询结束时,咨询师询问:“我们今天谈到的问题是你想谈的吗?”小黄表示,一开始感觉不是,但后来觉得确实奏效。能够有觉察,就是成长的开始。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叶卡斯通讯员晴雨)适逢高考和端午假期,龙舟水也准备跑去休个假,未来三天广州降雨减弱,气温上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