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午”变端午 彩丝避“五毒”

广州日报 2019-06-06 04:01

端午祛毒防疫的另一大法宝是艾草。艾草要么用红丝线扎好,要么剪成老虎的形状,贴在门上,俗称“艾虎”,用来吓退“五毒”。过端午,当然要吃粽子。粽子这个词,早在东汉年间就有了,但它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字——“角黍”,黄澄澄的小米裹进苇叶,包裹成三角形,当然就是“角黍”啦。其实,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还把粽子叫作“角黍”呢,粤语表达颇有古风。祛毒防疫是过端午的第一要务,采草药是端午节前的保留节目,尤其是菖蒲。菖蒲可以酿酒,喝下去可以防疫保健,也可以悬挂在门楣上,驱邪祛魅。“五色丝线”是端午节特有的装饰,小朋友尤其要戴,寓意“避五毒”,当然,他们胸前还会戴上用艾叶剪成的小艾虎,端午节,对“五毒”一定要严防死守。采了菖蒲,吃了角黍,喝了雄黄酒,还有一个顶顶重要的活动,就是去观赏“龙舟竞渡”。“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这一句老广州的俗谚说的就是龙舟竞渡的激烈场景。不好好看一场龙舟赛,穿越回古代过端午,不是亏大了?

转眼又是端午,想不想穿越回古代,看看我们的祖先怎么过节?

其实,在古人眼里,五月是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出没之时,五月初五最早是被当作“恶日”来过的,民间有“躲午”的习俗,到了唐代以后,人们渐渐在活动里加入祝福的成分,五月初五成了一个时令节日,“躲午”二字以讹传讹,被称作“端午”。

且让我们从一幅幅清代古画里,领略一下端午节的传统风韵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祛毒防疫是过端午的第一要务,采草药是端午节前的保留节目,尤其是菖蒲。菖蒲可以酿酒,喝下去可以防疫保健,也可以悬挂在门楣上,驱邪祛魅。

端午祛毒防疫的另一大法宝是艾草。艾草要么用红丝线扎好,要么剪成老虎的形状,贴在门上,俗称“艾虎”,用来吓退“五毒”。

“五色丝线”是端午节特有的装饰,小朋友尤其要戴,寓意“避五毒”,当然,他们胸前还会戴上用艾叶剪成的小艾虎,端午节,对“五毒”一定要严防死守。

过端午,当然要吃粽子。粽子这个词,早在东汉年间就有了,但它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字——“角黍”,黄澄澄的小米裹进苇叶,包裹成三角形,当然就是“角黍”啦。其实,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还把粽子叫作“角黍”呢,粤语表达颇有古风。

采了菖蒲,吃了角黍,喝了雄黄酒,还有一个顶顶重要的活动,就是去观赏“龙舟竞渡”。

“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这一句老广州的俗谚说的就是龙舟竞渡的激烈场景。不好好看一场龙舟赛,穿越回古代过端午,不是亏大了?

新闻推荐

快递丢失赔你16.8元?结果反被骗走1.1万元

信息时报讯(记者罗阳辉通讯员李柰张毅涛)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反诈中心获悉,5月28日,一名00后女事主郭某向广州市反诈中心报警,称...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