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欧美商人难进城 对城墙内世界充满好奇地方官和外商城门口开“茶会”
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江面上,舟楫往来,十分热闹。(宝盖头提供/FOTOE)本栏目由广州日报独家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联合推出,逢周四刊出,敬请关注。
千年广州开放系列
1840年之前的广州“一口通商”时期,洋商并无进城的自由。被高高的城墙围住的广州城,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十分神秘的地方。俗话说,好奇害死猫,越是“禁区”,他们就越想去看看。俗话又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翻开近两百年前洋商亨特写下的《旧中国杂记》,细读他写下的城门口的“中外茶会”,读来倒真是饶有趣味。
采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外商身处城墙外好奇城内啥模样
我们之前在专栏里说过,1840年以前的广州“一口通商”时期,来自西方的外商只能在十三行商馆区活动,而不许踏进城门半步。其实,清廷也不是一开始就不许洋商进城的。据史料记载,至少在1750年以前,洋商进城是没有太大障碍的,大摇大摆走在大街上固然有伤体统,但雇一顶轿子,“藏在”里边,偷偷掀开轿帘一角,满足一下好奇心,还是没问题的。
那么,来自欧美的外商是什么时候不许进城的?鉴于我查阅史料能力的有限,一时半会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据学界的研究,官方加强对外商的限制,与一位千里迢迢进京告御状的英国商人洪仁辉有关。朝廷一方面将海关监督革职查办,另一方面又出台了《防范外夷规条》,不准与本地人私下接触。自此,地方官对外商活动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外商要进城也就越来越难了。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官方越不让洋商进城,洋商就越想看看城墙里边到底是什么样的风貌,就算进不了城,也要到城门口溜达溜达,看看广州城里各式各样的店铺,以及算命先生、剃头匠、江湖郎中等形形色色有趣的人。
洋商欲蜂拥入城士兵火速关城门
限制“外夷”的规定看上去很严格,但据近两百年前寓居广州的美国商人亨特所著的《旧中国杂记》,“夷人”时而违反一下规则,地方官多是宽大为怀,不跟他们计较。话说,1822年,十三行商馆区起了一场大火,多家商馆受损。不过,火灾在老广州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所谓“小火天天有,大火三六九”,大家的神经足够强健,都不怎么当回事了。
然而,大火之后,随着商馆的修缮,十三行的商馆广场上留下了一大堆建筑垃圾,久而久之,不少流浪汉把它当成了“临时住所”。洋商跟十三行的行商几番交涉,行商认为清理垃圾是官府的事,不愿意掏这个钱。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去跟官府说一说吧。
根据《旧中国杂记》的记载,洋商们说是进城向官府递书信,其实跟一场“探险”也差不多,尤其是年轻人特别踊跃。为了免得引起注意,他们约定在离粤海关监督衙门最近的靖海门集合,然后四个一群,三个一伙,悄悄向城门口进发。说是“悄无声息”,但他们的模样太引人注意,很快,看热闹的人群就聚了一大堆。到了城门口,洋商一拥而入,守城的士兵大为吃惊,好在城门有两道,一道外门,一道内门,士兵赶紧把内门关上,同时派人“撒丫子”往粤海关监督衙门报信。
官员出城“接待”
品尝洋商雪茄
守城士兵去报信没多久,洋商就听到了锣鼓开道的声音,接着,内门吱吱呀呀打开,官员温和地训诫洋商,这样做很不合适,会失去天子对“远夷”的恩惠。用亨特的话来说,这是照例的开场白,大家听着就好了。
接着,为洋商服务的通事双膝跪下,把禀帖高高举过头顶,地方官接过禀帖,言明处理结果将由行商传达,同时又切切叮嘱洋商,下次不可这样莽撞。这时,城内临街房屋的窗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大家都出奇地安静,毕竟,这样的“西洋镜”不是经常能见到,可不能因为大呼小叫,被士兵的鞭子赶散。
地方官其实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他饶有兴味地询问洋商各自来自何处,离“中华”有多远,在广州待了多久,在他们的国土上,是不是黑夜真的比这里长。官员的随从看着老爷心情好,还给洋商们泡上了茶,洋商们也掏出雪茄烟,请地方官尝尝味道。一场原本违反规矩的递帖事件,就在宾主相谈甚欢的气氛中持续了一两个小时,才告一段落。
至于洋商关心的那个垃圾堆,地方官后来一声令下,要求十三行的行商出钱,迅速清理。很快,那个垃圾堆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洋商们重新赢得了江畔漫步的舒适时光。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谢菁菁)眼部整形是技术精细度要求最高的手术之一,操作于毫厘之间。在6月6日国际爱眼日,记者从广州紫馨第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