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到“没药医”,手术有救吗? 严重肥胖的人群,如果经过节食、运动、药物治疗等仍不能控制体重可考虑手术

广州日报 2019-05-31 04:15

图@视觉中国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柯传烽

眼看着六月就要到了,天气越来越热,衣服越穿越薄,浑圆的身材再也藏不住了,你是不是再一次下定了决心要减肥呢?确实,体重见长,好不好看还在其次,如果影响到健康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病,减肥当然是“义不容辞”了。

超重甚至严重肥胖了,该怎么办?专家建议,应根据不同的体重指数(BMI),结合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减肥方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通讯员茹志娜

全球约1/3的人超重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柯传烽介绍,“肥胖症”作为病首次出现在1751年出版的法国《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业的理性词典》,指“身体过度丰满”,是一种与“消瘦相反的疾病”,但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一种社会观念中的“病”。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模式的转变,全球肥胖流行率在1980年和2014年之间翻了一倍以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定义为“超重”或“肥胖”。而临床上,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针对亚洲地区的人群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特点,当BMI大于等于27.5,可以诊断为肥胖。

肥胖增加多种病风险

柯传烽提醒,肥胖明显增加了很多疾病的发生率。比如,90%的2型糖尿病和体重增加相关,糖尿病和肥胖者死亡风险是正常者的7倍。另外,肥胖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胆囊结石和关节病变等,危害人体健康。

肥胖和超重的原因有多种,柯传烽分析说,除了遗传基因,根本原因是摄入卡路里与消耗卡路里之间的能量不平衡。日常生活中,随着富含脂肪的高能量食品摄入持续增加,以及工作形式为久坐的性质、交通方式的变化以及缺少体力活动都是加剧肥胖的原因。

而德国的内科学家古斯塔夫·冯·贝格曼医生早在100多年前还提出肥胖激素假说,试图从微观水平解释肥胖的成因,这也是肥胖原理研究方向之一。

对于超重、肥胖一族来说,“管住嘴,迈开腿”似乎就是一剂良药。具体来说就是,限制来自总脂肪和糖的能量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及豆类、全谷类及坚果的食用比例,并定期进行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以上的强度适中的活动。

严重肥胖手术有救吗?

超重甚至肥胖了该怎么办?柯传烽建议根据体重指数(BMI)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减肥方式,包括节食、运动、行为改变以及药物治疗。

然而,2005年发表在著名杂志JAMA上的瑞典肥胖研究20年的数据显示,对于严重肥胖的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仅能降低1%的体重,且不能持久。所以,通过强化生活行为方式以达到预防肥胖是可行的,但肥胖后再减重,需要的是极大的行动力。减肥药物虽然不断开发,但迄今为止未有一种理想的药物。对于严重的肥胖患者,在试过了节食、运动、行为改变以及药物治疗等种种办法仍然收效甚微,怎么办?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设计了一系列的手术,以期治疗肥胖。柯传烽说,在过去60余年里,减重手术方式不断演进,从开始时的空肠回肠旁路术(相当于直接去掉吸收营养的大部分小肠),到胃旁路术、胃成形术、胃减容术,科学家们进行了不下百种手术方式的尝试,不断失败又再次创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选择淘汰,目前保留并使用最多的方式有两种,即胃袖状切除术和胃旁路手术,在美国前者占59.39%,后者占17.8%(2017年)。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取代常规的开腹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也较快,且并发症低。柯传烽建议,严重肥胖的人群,如果经过节食、运动、行为改变以及药物治疗仍然无法控制,甚至已经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到身体健康,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考虑是否适合通过微创手术帮助减重。

新闻推荐

道路交通违法、事故、无主财物扣留车辆公告

1、以下违法、事故车辆在2019年3月31日前因涉及交通违法行为,已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扣留,其驾驶人、所有人和管...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