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用科技管理每一棵树每片绿地 “数字绿化”平台智慧度全国第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绿化大脑”显神通
排头兵报告40
广州贯彻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新实践
科技赋能簕杜鹃,空中画廊早绽放。广州研发的天桥绿化技术规范成为行业国标,国内多个城市正打算或已引进广州天桥绿化系统扮靓城市;逾万株古树名木全部领取“电子身份证”,实时网上体检;无人机巡护城区超过60万株行道树,效率大攀升……日前,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中,广州在参评的407个城市中以98%的林业主管部门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列第一。作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广州借助打造“数字绿化”平台,发挥“绿化大脑”强大威力,实现了用科技高效管理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花更艳、树更绿、城更美,“花城”城市品牌效应持续提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幸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苏韵桦、邱伟荣
专栏统筹:毕征、汤新颖
案例聚焦
广州天桥绿化技术规范
成为行业发展国家标准
细心的市民应该发现了,与往年不同,今年2月底,广州就迎来了“最美赏花季”,其中天桥簕杜鹃不仅开花时间更早,而且花色更加惊艳。“东风路执信路口人行天桥的簕杜鹃开得最美。从空中俯瞰就像美丽的花环一样。”摄影发烧友王先生如数家珍:“先烈路华泰宾馆路口、盘福路立交桥、新滘西路果树公园人行天桥、云台花园人行天桥等地都是拍照胜地。”
在处处美景的背后,是广州林业园林人努力钻研新科技、赋能城市绿化的创举。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广州打造了约350公里的天桥绿化,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打造了最长、最美的空中画廊。广州出台的“人行天桥、立交桥悬挂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通过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成为行业发展国家标准。
智慧化灌溉省水花又艳
科技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悦明揭秘说,首先,科研人员在逾100多种开花的簕杜鹃中挑选了一批春节后开花的品种,如水红(东风路执信路段)、玫瑰红(人民路高架)、粉红(云台花园对出广园路天桥)、金心双色(人民桥)等。其次,抓住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气温偏高雨水较少的时机,科研人员将“智慧化灌溉系统”、“天桥巡查系统”等试验付诸行动,使簕杜鹃提前盛放。
刘悦明表示,在传统条件下,天桥绿化需要人工淋水或洒水车淋水,不仅耗时还不安全,淋水也不均匀,花儿生长受影响。为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研发了天桥绿化智慧化灌溉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系统会通过设备监测土壤湿度、温度、营养含量等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到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收到信号与设定阀值对比即可发出指令,指令灌溉设备启动电磁阀开关进行供水。这样,就可以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有效、精准供水。数据显示,使用该系统后,夏天雨季时,仅浇水量就能节省一半,每天仅需喷8~10分钟就够了。
“天桥巡查系统”则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全程跟踪花木进行实时养护。刘悦明说,无人机实景采集、全程跟踪植被、花木的生长期、开花期、花衰期,为园林和林业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手素材。
无人机巡查60万棵行道树
江奕伟是广州一名普通的绿化巡查人员。“以往巡查行道树靠两条腿,每天顶多走3~4公里,最多检查100多棵,能发现的问题不多。”江奕伟告诉记者,但随着无人机的使用,现在一天最多能巡查、记录500~600棵行道树,效率大大提高。
近日,在客村立交附近愉景南苑北边的行道树旁,江奕伟和同事余铭杰拿出无人飞机,安装调试完毕后放在人行道上,手执遥控器,按下起飞键,伴随着“嗡嗡嗡”的轰鸣声,无人机起飞,通过机载高清摄像头,就能拍摄市政道路绿化情况,观察树枝是否遮挡交通指示牌、绿化树是否有倒伏倾向……地面上,绿化养护人员拿出掌上电脑,通过在线检查,便可判断行道树是否需要特殊处理;在后台,无论是航拍画面还是地面检测的数据图像都实时传送到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数字中心,不仅作为数据储存起来,还能进行数据处理,为“绿色广州”监管提供科学决策。目前,这种智慧化工作场景,正巡护着广州城区超过60万株行道树。
在巡查防山火方面,无人机更是大显神通。广州共有5个市级国营林场。以往,森林防火护林人员靠双腿巡山,一身绿色迷彩服,一条登山手杖,带上干粮与水就出发。以大岭山林场(即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以往8名护林人员走上一天,也巡查不完近3000万平方米的林场,而且林区往往没有信号,一旦有紧急情况不能第一时间上报,还得靠对讲机沟通。而现在,广州所有林场都配有两台绿化巡查无人机,每天两次全面巡查任务,通过无人机上的高清摄像机,仅需两名护林人员就能搞掂,效率提高不止4倍。
除了无人机,作为“平安广州”的重点建设内容,广州已建设近50万路高清视频监控。其中建设在城区绿地和林区出入口的6万路,建设在山区制高点专用于森林防火和高空瞭望的55套。配备重点林区巡山护林无人机28架,工作人员只要坐在电脑前,足不出户就能通过高清视频比对技术,对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林区人流量、林木采伐情况以及野生动物进行实时监控。
古树名木领身份证实时“体检”
广州有超过一万棵古树名木,与以前不同,现在它们不仅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还能实时网上“体检”。目前,广州在重点林区铺设了2000公里的光纤网络,实现市、区绿化管理部门3套光纤网络全覆盖,加上4G无线网络和卫星通信网,夯实了智慧绿化建设的“高速公路”。
借助“绿化大脑”后台,在城区,基于1:500的电子地图上,广州给每一棵古树名木、大树,每一棵行道树,每一个公园,每一座天桥绿化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在城郊,基于1:10000电子地图,每一个森林公园、每一个湿地公园也都建立了电子档案。
以位于东风中路中山纪念堂的一棵白兰树为例,记者在“绿化大脑”后台数据上看到,工作人员输入其“电子身份证”,能清楚看见这棵白兰树的经纬度坐标、灌溉方式、身高、冠幅等外貌信息。与普通树木巡查不同,古树名木实时录入了360度的影像信息。通过后台,工作人员能通过高清摄像头了解到其每天的“身体近况”,开花了没有?台风过境后是否有倒伏危险?一切一目了然。后台实时分析、记录全市绿化管理情况,方便养护单位及时修理抢险。
基层思考
粟娟: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
智慧绿化一张图
全面激活大数据
“广州十年磨一剑,用科技、高效管理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表示,广州的林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统一“建”,即构造绿化智慧化管理“大脑”。
她表示,从2011年以来,广州持续实施林业信息化工程,建立了数字绿化平台,包括绿化数据中心、智慧绿化管理系统、动态监测系统、生态保护管理系统和公众服务管理系统。将城乡绿化建设、管理和监测业务深度融合到系统平台中,按照“城乡绿化一盘棋”工作思路,开展智慧绿化顶层设计,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登录入口、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建设管理。
同时,按照森林资源、园林绿化、生态保护三条管理主线,广州梳理、优化和完善了林业园林业务工作流程,明晰数据流向,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标准。
在多规合一地图框架的基础上,广州采集、整理、梳理了近十年来全市域森林资源数据、园林绿化数据、湿地资源数据以及生态保护数据,形成图文一体化的智慧绿化“一张图”。在智慧绿化“一张图”建设过程中,制定了空间数据标准、业务数据标准和数据更新指引,保证了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同时,基于园林绿化大数据,依托智慧广州政务云平台,建立了广州绿化云平台,制订了详细的林业、园林数据共享目录,并向社会全面开放,充分发挥绿化数据的社会效益,有效实现了绿化数据共建、共治、共享。
粟娟举例说,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GPS定位技术,广州建立了绿化移动巡查系统,可对园林绿化巡查人员和山区护林巡查人员进行定位、调度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广州正在推进生态绿化“互联网+”公众服务,如建设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全市统一门户网站、网上办事集约化服务平台、工程项目联审决策和联合验收系统等。
“希望广州不仅是人类的家园,还是动植物的家园”。粟娟表示,广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近三十年来森林和绿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多。下一步,广州将着力建设智慧公园、VR动物园,通过无人机、卫星,对森林和城市绿化进行“天地人一体化”管理。
粟娟介绍,目前,广州正在筹划建设720、360度全景旅游平台、“广州公园”微信公众号和“广州森林之旅”APP,未来游客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公园美景、停车预约以及售票等服务。未来,街坊还可以在网络上应用VR、AR、大数据等技术,身临其境般观赏一些郊区公园的美景。
专家点评
邢福武: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首席专家
绿化管理更智能
花城品牌更闪亮
“用好科技之手打造、管理四季花城,广州这条路走对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首席专家邢福武表示,园林绿化“三分种、七分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深度应用,“绿色智慧广州”的建设使城市绿化管理更加智能高效。他告诉记者,以往,绿化资源监测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不能实时监测,而广州近年来深度融合物联网、无人机、视频分析技术,从多方位、多角度对绿化资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进一步提升了绿化资源管理水平。此外,利用卫星影像和光谱分析,结合地图和高清影像年度更新数据,能开展绿化资源的动态监测。这些方面的创新经验都值得全面推广。
“此外,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GPS定位技术,广州建立了绿化移动巡查系统,可对园林绿化巡查人员和山区护林巡查人员进行定位、调度的精细化管理。”在邢福武看来,这对于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人员来说,可谓长上了“火眼金睛”。
邢福武透露,随着广州绿化科技含量的逐渐提升和园林绿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已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化企业,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学生毕业前很大一部分就被各大园林绿化公司“抢聘一空”。
“智慧绿化的提升让"花城"城市品牌得到显著提升,助力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焕发无穷魅力。”邢福武表示,随着广州园林绿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兄弟城市纷纷来穗取经。比如,广州天桥绿化“墙里开花墙外香”,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厦门、福州等城市正打算或已经引进广州的天桥绿化系统扮靓城市。此外,海南省、江西省、澳门特别行政区均已有专业人员与广州联系,探讨合作打造“空中画廊”的可能性。
近年来,“花城”城市品牌含金量越来越高,“广州过年花城看花”成为全国游客的主动选择。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今年春节黄金周七天里,全市共接待市民游客1696.27万人次,同比增长8.66%,客流创下历史新高;旅游业总收入122.09亿元,同比增长9.74%。广州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中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罗莎琳)据合富置业提供的广州热门楼盘二手成交均价数据显示,2019年1~4月多达37%的热门楼盘二手成交均价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