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开展精品课题培育研讨活动 专家引领明方向 研精覃思谋发展
邹秀华老师作课例展示。
本报讯 (记者陈焱欢 通讯员陈萍 陈炎武文/摄)日前,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增城区教育科研深度调研暨精品课题培育研讨活动”在荔城街第三中学举行。区教育局教研室王康道老师、陈洪义老师、陈杰老师、曾美良老师,荔城街第三中学校长李炳及课区规划题主持人共110多人参加活动。
王康道老师的教育科研新导向解读为研讨活动揭开了序幕。他介绍了广州地区教育科研的概况、新的研究导向及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强调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希望各课题主持人互相学习借鉴研究经验,反思课题的不足之处,立足课题,扎扎实实地前行。
荔城街第三中学陈萍老师研究的课题《基于微课资源的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作了中期汇报分享。在谈到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时,陈老师介绍,依托教材和课标,将微课资源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开发借助微课教学的实例,并进行反思与总结,形成微课资源应用原则与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基础上还撰写运用微课资源的课例反思及理论文章,而课题组成员也在市区各类的微课设计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赛课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推进,微课资源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得到了更好地培养。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课题进一步反思,通过目的性明确的微课资源,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与解析能力,落实学生的史料素养培养。陈老师强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微课资源能触发学生学习历史的趣点,是教与学有效的辅助资源,它将成为初中情趣历史课堂模式内重要的资源部分之一,将成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永新中学黄智玲老师进行课题《基于微课资源的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她从资料来源和研读的文章、史料实证素养及培养策略研究现状、微课的研究现状、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现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科学、有深度的文献综述论证了课题开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为课题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方向引导。
增城中学冯兆康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课题《基于微课资源的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的论文成果。冯老师从写作意图,思考方向,教学困惑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等方面详细介绍课题的论文成果。
华侨中学邹秀华老师执教的课例展示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是将课题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生动实例。展示课的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及课中的教学都引入了微课资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课堂教学实践又对科研提供数据支撑和检验。
在专家点评环节,王康道老师对课题给予肯定,他强调文献综述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区教学科研发展的良好态势。王老师表示,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学科研永远在路上,我们唯有研精覃思谋发展,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更深入有效地开展。
陈洪义老师指出,课题研究的本质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武器,利用教育科研这个武器,能使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更深刻而有效,广大教师们应在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中成长。他还指出科研的选题应该在学科里有代表性、制约性、瓶颈性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究。课题研究的路上要有实践意识,需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循序渐进,寻找突破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扎实的研究与推进。课题研究的路上要有成果意识,课题研究的归宿点在于课堂和课堂品质的提升,研究工作应充分聚焦实践,聚焦课堂,问题来源于课堂,解决于课堂,在此基础上提炼成果。课题研究的路上要有合作意识,陈老师结合实例阐述了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和推进团队合作的方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影红)由区教育局、区科协、区科普办主办,区一中、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的2019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