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 为“香蕉人”设学中文微信群

羊城晚报 2019-05-26 17:54

□孙 博[加拿大]

我们四口之家,大半年前设立了一个家庭微信群,主要是为了两个“香蕉人”(又称“土纸仔”、“竹升仔”)学中文。两个儿子都在加拿大土生土长,老大大学毕业工作已近一年,老二正在读大学二年级。他们都不在家里居住,朋友之间根本不可能讲中文。即使同宗的华人同学,开口也是英文。

以前他们小的时候,我们规定与大人交流时尽量要讲中文,实在吐不出的词汇可用英文,尤其是晚餐的桌面上必须讲中文。这样做的目的基于三个原因:一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传承中国文化,而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二是为了他们多掌握一种生存的语言,何况中文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三是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不少研究证明,孩子不停转换“语言频道”,会促进大脑的开发,多语言家庭的孩子语言能力更强。平时我们两口子也以身作则,与孩子沟通时尽量用中文,顶多夹几个英文单词。他们实在不明白时,我们才会讲几句英文沟通。而两个儿子之间就习惯用英文交谈,也属正常。

因为太太是广州人,两个孩子从小由岳母带大,所以广东话成了我们家的第一语言,两个儿子都能听讲流利的广东话,但普通话就很普通。我是上海人,但沪语在海外的用途实在太小,也就没有强逼他们正儿八经地学沪语,能讲几个打招呼的上海词汇即可,诸如“侬好、谢谢侬、勿客气”,等等。

说来,两个孩子在小学时也学过好几年普通话,但每周只有一次,两堂课而已。他们均学会了汉语拼音,但中文长进极其缓慢,主要是用得太少,如同我们以前在中国时学英文,实战太少,难免也有隔靴搔痒之感。

我们两口子早已达成共识,如今21世纪,学好英文和中文,走遍天下都不怕,中文包括广东话和普通话。所以对他们学习的加拿大第二官方语言──法文,并不紧张,只要求过关即可。因为法文在魁北克省、首都渥太华用得较多,而我们生活在多伦多,根本用不到法文。目下,两个儿子也把法文忘得差不多了,本来也就是小学的水准。

但他们目前在外居住,都在英语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如果再不抓紧学习中文,很快就会像法文一样,忘得一干二净。我和内子商量后决定,开设一个家庭微信群,主要是为了孩子学中文,同时也便于大家沟通,因为往往四个人身处三到四个城市。跟两个孩子打招呼后,他们欣然同意设群,但提出写不出的中文可用英文代替,我们当然答应了。

想不到,具体实施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真令人啼笑皆非。大儿子有一次写“我今天和了红酒”,一看就知应该是“喝”。当我们发现问题时,马上就会在群内写出这两个字的区别,有时为了让他们明白,还会注上英文单词,便于他们记忆。大儿子有一次在群中看到我喝烈酒的照片,他写道:“请爸爸不要喝那么多白酒,对身体不好!”瞬间,我被感动得老泪纵横。

小儿子有一次写“肌肉很好吃”,显然应该是“鸡肉”,使我们哭笑不得,马上与他纠正。没过几天,小儿子去健身中心,发来一张图片,写了“我的肌肉很厉害”,我们两口子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大儿子有一次写“今天我在市中心,遇到了一个虾子”,一看就知道是“瞎子”。跟他指出后,他了解了这两个字的区别。过了几天,他写道“我今天吃了很多虾”。

小儿子去年暑假去旧金山实习,周末用共享自行车去观光,他写了“今天去开了单车”。我们的要求更高一步,马上跟他纠正动词的用法,应该用“骑单车”。过了两周,他就会用“骑马”两个字了,而不会再写“开马”。

大儿子有一次写“今天我吃了很多辣肠”,我们用英文问他是不是很辣,他用英文回答说不辣、很香。原来,他把“腊肠”写成“辣肠”了。过了几天,他写道“今天吃的牛肉面有点儿辣。”

以上令人捧腹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大半年试验下来,两个儿子的中文水平大有长进。尤其是小儿子,有时能写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好词句。他返校时,我们给他准备了多个小包装的半成品肉片,他有一天传来照片,附上文字:“肉片很方便,我加了菜和鸡蛋,和饭一起炒,味道好极了!”

过几天,他又写道:“现在住的地方离Gym很近,我每天都会去,不用钱!不,应该说Tuition内包的。”我们马上写:“Gym的中文翻译就是‘健身房’,Tuition的中文意思就是‘学费’。”瞬间,他又学了好几个中文词汇。因为在群内,大儿子也看到了,马上为弟弟大大点赞!作为长三岁的哥哥,大概也感到学中文的“压力山大”了。

有鉴于目前的“战果”,我们誓将继续保留这个家庭群,也许若干年后要加上他们的太太和孩子。不管他们以后娶哪个族裔的女子成婚,中文是我们家的必修课,至少要懂一点日常用语。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知道,伟大的方块字具有永不褪色的魅力!

新闻推荐

尘肺病患者阿冯获爱心企业3万元捐款

阿冯(右)获得百莲凯集团3万元善款。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少韩实习生厉丹潘贤珍)5月22日上午,信息时报记者、大爱清尘志愿者、...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