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阎连科在广州读者见面会上分享回乡感受: 乡村比从前富裕了 村民生活却粗糙了

南方日报 2019-05-23 06:13

阎连科分享写作心得。南方日报记者金祖臻摄

“很想念我的读者们,希望大家知道阎连科这个人还在写作。”作家阎连科日前在广州读者见面会上说。

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身着深色衬衣、白色裤子,从香港赶来广州专程与读者见面的阎连科神色和蔼,与他小说中一贯的坚硬锐利形象不同。

外界常以“荒诞”“夸张”“魔幻”等词语形容他的小说风格,而阎连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创造叙述者,“生活不缺少故事,我就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

南方日报记者王越莹统筹:张蜀梅

带孙女回乡没看见牛羊

护院的狗被拴在楼顶上

今年春节,阎连科想趁回老家河南嵩县的机会,带着在北京长大的5岁孙女体验一下乡村生活。

没想到的是,他发现村里牛没了,羊没了,猪也没了。“现在谁还养猪呢!”有村民这样说。

好不容易看到了两只看门护院的狗,不想又被拴在了三楼楼顶上。

“拴在门口怕被人偷了,在三楼看得更远。”听到这个,阎连科觉得好气又好笑,这还是原来的那片土地吗?

40多年前因为当兵离家,如今,看惯了北京的高楼大厦的阎连科,觉得写作依然离不开那片故土,那个曾经养育自己的乡村比从前富裕了,但村民的生活却粗糙了。

“诗意不再,乡村也不再是原来的乡村。鸟鸣声没有了,丢掉的更多的是人们对于乡村文学的理解。”

而在阎连科的眼里,尽管乡村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们渐渐住进了楼房,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仍和原来一样。

“乡村文学归根到底还是在写人,乡村文学中的诗意其实是人的灵魂。”在阎连科看来,诗意更像是夜晚的鸟鸣声,让人在黑夜中被惊醒,然后静静地回味和思考。

生活创造了文学故事

要解决如何写的问题

“今天的现实富得像是一个矿,而小说的内容却穷得只有几粒鹅卵石。”阎连科在新书《速求共眠》的结尾写道。

他觉得,生活其实远比文学更夸张、荒谬,“生活已经创造了文学故事,我要解决如何写的问题。”最不可能的事情,往往是阎连科最感兴趣的。在《速求共眠》中,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叔和北大的美女学生谈恋爱,就是一件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人都生活在困境之中,在乱麻中找不到头绪。”在一些读者眼里,阎连科的小说似乎都像《受活》《日光流年》那样,用极致的表现手法,强调这个世界的苦难和人性的残酷,他却认为,自己是在探索每一个人的困境,不论贫穷或富裕,这是每一个人都面对的现实问题。

“写作中的现实主义无法抵达我们生活触及不到的地方,地面上有真实,天空中也有真实。”所以,阎连科带着生活给他的写不完的故事,探索别人从未走过的路。

在《速求共眠》中,阎连科将虚构与非虚构相混合,把自己、蒋方舟、顾长卫都作为其中的真实人物,并写出一个虚构的故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让真实把虚构给击碎了,同时又是让虚构把真实给击碎了”。

对父辈和土地

有感恩有愧疚

“离开那片土地,我已经走得太远了,10年前写《我与父辈》的时候则是把我拉回了那片土地。”20岁离家,阎连科并不那么留恋,但是自始至终,他小说的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那片故土。

所以,他把自己称为那片土地的“逆子”,一边逃离这片土地,一边又靠这片土地给予的生活故事来创作。

在阎连科虚构的小说背后,躲着真实的自我,《我与父辈》这本散文,则是直接把最为真实和丰富的自我呈现了出来。

“最初离开家乡的时候,带有对贫困的抱怨和离开的庆幸,后来,这种抱怨越来越少。”阎连科说,对于家乡,爱之越深,责之愈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土的理解则慢慢地代替了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

因为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因为意识到“那块土地可以没有我,但我不能没有那块土地”,在《我与父辈》,他一反自己在小说中的常态,写得真挚而温暖。

“这辈子写了这一本能送人的,也能给家人看的书。”阎连科在这本书中,倾注了对于父辈和土地的情感,有感恩、有愧疚,也有对于自我的救赎。

去年,阎连科60岁时,为《我与父辈》重新写了序:

无论你去哪儿,走多远,你家和你家的土地永远都在你的脚下和脚后边。

年轻作家给他带来新东西

写作要变化阅读就不能停

“文学确实不知道要干吗,也不能挣太多钱,全世界很多作家写到一定年龄都会这样,但是,后来我还是感受到,在所有无意义的事情中,写作算是有意义的。”阎连科一直在思考写作的意义。

“一个伟大的文学时代已经结束,另一个更为伟大的文学时代又要开始。”阎连科说,作为一个老作家,也想要收场了。

“年轻人们让我一直不停止地进行阅读。”阎连科说,年轻作家给他带来不少新的东西。

“原来看不进去的书,现在花一个月去读,这是年轻人给我的力量。”当下热门的电影,他也会找来看,有一次,阎连科在周围惊讶的目光下,一个人坐在电影院的角落看完了《小时代》,看完后,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

“写作要向前走、要变化,阅读就不能停。”阎连科说,现在,他在读波伏娃的《第二性》,“因为想写一本有关女性主义的小说,之前了解很少,所以也要做功课。”阎连科说,不管能不能用得上,书都不会白读。

“我希望读者们能够感受到我每一本小说中的差异。”阎连科说,他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荒诞现实主义大师”,也不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说家,一个不断追求变化的小说家。

生命不息,求变不止。

“给我一双鞋,让我可以走路,给我一支笔,让我可以写作,这就够了。”阎连科说。

人物档案

阎连科,中国当代作家,1958年生于河南嵩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冼为坚中国文化教授。其作品曾多次获奖,包括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布克奖等奖项。2014年10月22日,阎连科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被授予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作家。

■记者手记

仍在探索的作家

和阎连科的访谈,就像重新回到大学课堂里上了一节文学课,心灵在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游荡,情怀再一次被激起。

“一个人首先要关心这个世界是什么样,这个民族是什么样的,关心生活的现实,才会关心到个人。”阎连科说,当作家怀着这样的悲悯之心时,就会更好地面对现实,关心每一个个体的命运。

阎连科曾在书中这样描述命运:若人生是温馨的哭泣,那么,命运一定是没有眼泪的仰天长啸。而他就是这样,将每一个人物的命运融入到时代的洪流当中,留下的,是合上书时的一阵叹息。

阎连科的新书《速求共眠》的副标题是: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总是有人在读完小说后追问: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阎连科不想去回答,他会反问:你去问问生活本身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打开网络上《速求共眠》的书评,看到了各种各样或赞赏、或不解的读者评论,其中有一条这样写着:

这么多年,他仍在不断探索。

我想,这就是阎连科想要得到的读者的理解和答案。

新闻推荐

全国残运会、特奥会广州摘轮椅舞蹈6金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秦松通讯员穗残宣)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轮椅舞...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