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军:活态传承 让榄雕技艺焕发新生命

增城日报 2019-05-21 09:55

周汉军进行榄雕创作。

增城自古盛产乌榄,被称为“乌榄之乡”,乌榄的核坚实幼滑,且核大而仁小,非常适宜制作雕刻工艺品。2008年,增城榄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增城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增城榄雕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兴衰起伏,其创始于新塘镇,盛行于明清时期。改革开放后,榄雕销售渠道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其工艺复杂、产值较低,手艺人纷纷转行,增城榄雕处于技艺濒危状态。2016年,增城榄雕代表性传承人周汉军发起“传承传统文化、复兴榄雕工艺”榄人榄园项目,并在中华新乡贤大赛中获得项目优秀奖。自此,增城榄雕工艺复兴之路正式开启。

文、图/记者刘玉娴

探索创新榄雕题材 融入本土特色文化

“我从小喜欢榄雕,将榄核做成儿时的玩具——口哨,但只是简单制作,了解不深。”周汉军出生于小楼镇西境村一户农民家庭,成年后北上打工,后回到增城干起木雕活,期间对榄雕深感兴趣。2013年,他师从增城著名雕刻师傅陈济源,开始专职从事榄雕创作。

周汉军认为,增城榄雕以制作雕船为主,但因工艺程序复杂、时间成本高,从而导致作品数量有限,且高端收藏市场比较狭窄,因此难以走向大众市场,社会上“听过榄雕的人很少,见过的人更少之又少”。

为了创作出更多为大众所接受的作品,近年来,周汉军结合增城民间历史和传说故事,创作出了以何仙姑、宾公佛、荔乡渔民等为题材的榄雕作品,深具增城本土文化特色。其中,其榄雕作品《荔乡怀古·休渔》取材于增江河捕鱼为生的渔民,描绘了他们在休渔期间的生活状态。“榄雕作品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能透过作品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故事或某个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这使得作品的价值更高。”周汉军说。

多年来,周汉军不断打磨技艺,他的许多作品都取得了喜人成果。2017年6月,其榄雕作品《荔乡怀古·丰收时节迎亲归》参加广州市增城区首届旅游商品创意大赛,获得了“优秀概念奖”;2017年9月,其榄雕作品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工艺美术精品展,获得了多个奖项,如《荔乡怀古·丰收时节迎亲归》获得“工美金工奖”金奖,《小弥勒》和《葫芦(福禄)》获得“工美金工奖”银奖等。

推广多渠道传播 打开榄雕复兴新局面

周汉军不仅在榄雕作品上精雕细琢,也为复兴增城榄雕工艺而努力。2016年12月,他发起“传承传统文化、复兴榄雕工艺”榄人榄园项目,并在中华新乡贤大赛中获得项目优秀奖,由此正式开启了增城榄雕工艺复兴之路。随后,他通过媒体宣传、活动摆摊、学校宣讲等方式,向社会大规模传播增城榄雕工艺文化,使得增城榄雕以一种全新姿态活跃于大众视野。

2017年8月,广州榄雕传承基地——榄人榄园在荔城街夏街村挂牌成立并对外开放,旨在汇聚广东榄雕艺人,通过讲学、传艺,为增城榄雕培育新鲜血液,让榄雕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

大规模宣传推广所起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很多企业、民宿和旅游景点都邀请周汉军为他们定制榄雕作品,榄雕销售市场被逐渐打开。同时,还有不少省内乃至省外的爱好者前来求学榄雕技艺,其中最让周汉军记忆深刻的是一名来自东北的大叔。“他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跟我说要来学习榄雕,当时我没有在意。结果两天后,他真的从东北来到增城,跟我学了两个月的榄雕技艺。”周汉军回忆道。

周汉军认为,增城榄雕工艺的复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此他目前正大力培养学徒。“要成为出色的榄雕手艺人,必须博学多才、样样精通,将美术、文学、书法、雕刻等糅合,并融会贯通。”周汉军说。

发展细化分众市场 致力打造旅游商品

针对当前增城榄雕工艺发展存在创作手法缺乏创新、缺少文创产品的问题,周汉军表示,未来将结合增城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商品、文玩、收藏艺术品3种不同价格梯度的榄雕成品,面向更广、更细的分众市场。

近年来,增城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旅游景点被开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为此,周汉军提出要结合旅游资源进行榄雕创意设计,以简洁明快的浮雕或线雕风格创作,简要诠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降低创作成本,切实有利于消费人群。另外,在包装榄雕或配以收藏证书方面,以故事的形式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让游客“买走一件作品,带走一个故事”。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宣扬增城本土特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到增城旅游,同时可通过旅游带动榄雕销售,一举两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周汉军已创作出何仙姑系列故事、增城荔枝系列故事等榄雕作品。

此外,周汉军还计划开发更多的时尚饰品,如银项链搭配榄雕吊坠、银饰耳环搭配榄雕耳坠等,解决传统榄雕只有摆件的局限性问题。同时,他也为企业专门定制工艺品,拓宽榄雕销售市场,使得榄雕作品从低端、中端往高端发展,以金字塔形式对应各个层次的消费群体。“我们的目的是让增城每个人都买得起榄雕,而不再是少数人的收藏品。”周汉军说,为制作出不同层次的榄雕作品,榄雕手艺人的培养也是以金字塔的形式进行,让制作团队与消费人群形成对流,这也是增城榄雕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周汉军认为,活态传承是对“非遗”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传承需要有“自主造血功能”。而创新产品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载体可以使“非遗”文化传播得更为深远。同时通过创新设计,可以更好地赋予榄雕作品情感特征及文化价值,有效提高产品的创新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榄雕工艺的发展。

新闻推荐

城乡统筹招聘会今天举行

本报讯(记者周影红)记者从区人社局获悉,增城区于今天9时至12时在区人力资源分市场(荔城街挂绿路25号)举行城乡统筹就业现场招...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