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好维修工”邓锦泉: 拼技术拼创意 他是车间“点子王”
好人简介:
45岁的邓锦泉是一名资深维修师。2013年,他应聘到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制造一部工作。排查检修设备故障、消除生产安全隐患是他的职责;勤思考、多尝试是他的职业态度。在岗期间,他不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维修观念,主动思考想点子,对设备零部件不断进行小改造,提出模式化设计检修观念。小更新,大改进;小改造,大成效。他更新改造的零部件投用后,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维修成本,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通讯员 李滨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好人说:
没有忧患意识,任何人都会被时代淘汰。”
热情不改 追根溯源查故障
邓锦泉所在的制造一部机修班,负责中一药业5条生产线(含三条消渴丸、两条华佗再造丸生产线)以及两个总混室的所有电器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发现零部件磨损严重,及时与生产人员沟通,进行设备检修;发现生产人员存在危险操作行为,主动上前提醒对方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带领新技术人员,熟悉一线设备维修……这些便是邓锦泉工作的日常。
药品生产是一项容不得半点瑕疵的工作。为保障车间设备安全,邓锦泉和同事是最早到、最晚走的工作人员。每天早班前,邓锦泉会提早到达车间,对一楼设备逐一巡检,确认设备零部件安全高效运转;工作期间,时刻保持待命状态,做好奔赴生产一线保障设备安全的准备;下班前,邓锦泉又一次来到车间,向流水线生产工人了解设备使用情况,直到确认全部设备均停止运作,方才离开生产现场。
日常巡检期间,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的,邓锦泉会借助中午吃饭时间安排部分人员及时解决。遇到影响机械运转的较大故障时,邓锦泉会利用设备停机的时候返回公司维修处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工作中,遇到机械故障时,邓锦泉并不局限于一时的修修补补,而是以降低维修率为目标,从根源上破解故障症结。邓锦泉认为,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摈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以长远目光寻根溯源解决问题。
奔波忙碌 思考创意常在线
在生产线巡检维修期间,邓锦泉发现,制药机料仓故障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且料仓使用寿命不长,维修频率较高。制药机料仓几乎每隔三四个月便需重新上一套新设备,这是一大笔经费支出。能否引入新材料改进料仓,进而降低维修频率,提高生产效率?邓锦泉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反复实践验证,邓锦泉提出对制丸机料仓增设药料缓冲区,提高出料压力稳定性的建议。同时设计制机推进器专用验收及校正工具,延长料仓的使用寿命。经初步试用,邓锦泉提出的改进方法果然奏效。
日常工作中,邓锦泉以思考为乐,以创新为乐。经与一线生产人员沟通,邓锦泉发现华佗再造丸生产线存在容易出现铁粉、药丸不均匀等问题,生产速度和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次,他针对该生产线炼药机推进器和出料板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改造。
生产中,不锈钢材质的出药板容易摩擦出铁丝和铁粉,何不考虑将炼药机的材质更换成耐磨的硬质材料?制造的药丸大小不均匀,能不能通过加大出药孔的方式改变,对出料孔重新设计大小和位置?有了这一思路,邓锦泉便与生产人员积极沟通,了解他们对设备的精确需求,自己反复摸索设计画图,请公司加工生产样板。
这项技术虽然简单,但非常实用。试用件投用后,效果颇为理想。由邓锦泉重新设计的炼药板投入使用后,不仅使得生产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解决了原厂出料板使用中出料不均匀和产生金属异物的现象,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也相应减轻了工人的负担。新的炼药机得到推广后,受到了一线生产工人的普遍欢迎。
工匠精神
带出智慧团队
在推广新零部件时,邓锦泉的点子曾遭受过质疑。同样,初入团队时,标准化维修设计模式在团队推广也并非毫无阻力。每次送检待维修产品时,邓锦泉都习惯于自行设计画出产品模型并标注允许公差尺寸,而不是简单地将产品样品送到加工厂进行加工。对习惯了样品送检的维修人员来说,这种标准化的设计无疑是项新挑战。
“维修设备时,人们习惯了哪里坏就修哪里的维修方式。实际上,这种思维模式只会养出懒惰的团队,限制维修人员的思维。”邓锦泉说,经过不断应用尝试,依照标准化设计所生产的机械零部件完全经得起检验。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技术人员们的维修思路明显改变。
目前,标准化设计模式在生产设备技术方面得到推广后,不仅产品加工质量提升,也避免了与加工商发生扯皮和纠纷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提高。维修班内,邓锦泉的年龄最长,也是经验最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团队副班长,邓锦泉在发挥模范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带领新老员工们多进车间,多与生产人员对话,保持学习热情。
维修大师
永保学习热情
点子多、办法巧,邓锦泉成了同事们眼中的“大师”。“有问题找大师……”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同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找邓锦泉解决。生产加工领域,机电一体化是时代趋势。近几年,专攻机器维修的邓锦泉,以求知求学的态度加强学习。遇到技术难题和新挑战,邓锦泉沉下心,多花苦功夫解决。《金属材料热处理》和《机械基础》这两本专业书,是他案头最常翻阅的工具书。虽已入行20余年,但邓锦泉依旧保持学习的热情。
正是邓锦泉这种过硬的维修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热情,使他成为团队争先学习的好榜样。他先后获得公司2014年度和2015年度“金点子”铜奖;获得2015~2016年度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2016年度公司“点子王”冠军;获评广州黄埔开发区2016及2017年度“优秀高技能人才”称号;获得2017年度公司“工匠之星”光荣称号。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丹颖通讯员/穗文广旅宣)“广州艺术节·戏剧2019”将于5月31日开幕。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