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兴加肥站:以创新模式和高新技术服务“三农”
绿兴加肥站张业光博士在田间指导。
广州绿兴加肥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兴加肥站)自2012年在增城区石滩镇成立以来,不断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液体肥料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自主创新发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推出全国首创的销售模式“绿兴加肥站”深受广大农户肯定。
创新农业技术促进作物和土壤营养均衡
在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农业盛行使用化肥,由于化肥自身的性能和土壤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肥料利用率不断下降,当前普遍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而且长期使用化肥对环境污染大,使土壤出现板结盐化,农作物越来越难种,造成“种菜无菜味,种瓜瓜不香”的局面。
为改变农业肥料的发展现状,绿兴加肥站创新肥料配方技术,研发出既能满足作物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又能改良土壤问题的悬浮水溶肥。其特点是养分均衡齐全、水分少、含量高,可用于各种灌溉系统,肥料利用率可达到70%,大大提高肥效。目前,绿兴加肥站在悬浮水溶肥配方上已掌握作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正实施植物营养3.0升级。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土壤检测,根据土壤需求“量身订造”悬浮水溶肥,补充土壤所需营养,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质,大大增强土壤有益菌活性,达到减肥增效,进而改良土壤质量问题,促进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品牌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农业发达国家都已在大量使用水溶肥,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他们成绩显著。国内现代农业对水溶肥的使用也有深刻认识,正逐步趋向大范围使用。发展水溶肥是一项绿色环保的产业,亟需加大力度推广。”绿兴加肥站董事长单耀祥说。
自动化生产线 年产量高达5万吨
绿兴加肥站集肥料研发、生产、销售与农技推广于一体。在研发创新方面上,绿兴加肥站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创新技术,研发新肥料。肥料生产的过程中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仅需4名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年产量高达5万吨。由于整个肥料生产过程实行全封闭式,无噪音产生,液体搅拌没有发生反应,不会产生气体,零废水污水排放,保持干净环保的生产环境。
考虑到悬浮水溶肥不宜长距离运输、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绿兴加肥站打破传统的水溶肥销售模式,建立“工厂—配送站—农户”的肥料流通渠道,在销售门店设置三个配方的加肥站设备,将在工厂生产好的液体肥料加注入桶,农户可到门店根据自己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量选购。这种渠道不仅方便农民购买肥料,还大大降低了悬浮水溶肥仓储、搬运、包装及流通环节的成本,让新型肥料以更低的成本走入寻常农民家,做到真正的让利于农。目前,绿兴加肥站连锁分站已发展到1000多家的规模,分站主要遍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多个省。
坚持为农服务 不断推进“三农”发展
绿兴加肥站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成果的同时,还积极将技术成果和经验推广给农民。陈启初是石滩镇种蕉农户,在元洲村、上围村、塘口村三地共种植了200亩香蕉。“绿兴加肥站不定时都会有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询问和观察作物的种植情况,并给予我不少科学性的种植指导,例如施肥的技巧、时机、检测作物或土壤缺什么营养等等,使用悬浮水溶肥后,我的香蕉产量更高了、皮质更美了、甜度更高了、口感更好了。”陈启初说。
多年来,绿兴加肥站一直坚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到果农田间考察并解决问题,切实做到送技术下乡,送服务到家门口。此外,指导农民学会科学管理农作物,传播生产一线的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并通过专家授课、门店推广、田间示范以及免费咨询服务等方式,把实用易懂的知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致力于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绿兴加肥站坚持围绕“三农”,通过模式创新和科研创新,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乡村振兴提供高新的技术服务,从而带动农民实现作物提高品质和创收的目标,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意稳凌云通讯员正宣)5月10日上午,2019增城首届蓝莓旅游节在正果镇蒙花布村瑶客岭蓝莓科技示范基地蓝莓园(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