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早茶》获省少儿舞蹈大赛“金奖”,辅导老师谈创作心得 童趣在“一盅两件”间跳跃
文/图 本报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黄旺
■以舞美展现岭南先辈的饮食智慧
早茶是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饮食习惯之一。在传统粤式茶楼,一个茶壶,几笼点心,手指轻叩,都是人情和江湖。
《“功夫”早茶》全长5分钟,讲述的是茶桌以外的童话世界,通过N组双人舞蹈,一人饰演厨师、一人饰演面团,演绎“厨师”和“面团”斗智斗勇的故事。最后,面团变成一笼笼精美的点心。可爱的造型,拟人的演绎,将平常生活中的寻常早茶生活搬到舞台,用舞美展现岭南先辈善于运用食材创作的饮食智慧。
“该舞蹈此前在中山参加比赛,叫《快乐点心仔》,经过海燕艺术团中国舞项目组不断改良,融入太极、咏春等功夫元素,变成《“功夫”早茶》。”李柳香透露,《快乐点心仔》从去年4月开始排演,演员是一群10-13岁的孩子。最初,他们更为注重展现“面团”的调皮,展现演员身体的柔韧性。厨师在搓面团时,面团的饰演者需用舞蹈展现出闪躲和被揉搓的美感,最后变成“萌萌哒”的点心。后来,在与学生们的互动及项目组艺术顾问的指导下,节目在排演中不断推陈出新:如给厨师饰演者“加戏”,融入了功夫元素,该舞蹈的戏剧冲突和趣味性大大增加。在豪迈激昂的功夫配乐中,厨师和面团上演出力与美的较量。
“饮茶咯!”舞台上,一个个面团穿上鼓鼓的点心服,跃上蒸笼,在一声吆喝中定格、落幕。
李柳香说,传统的中国舞一般都配有领舞。但该舞蹈的创新之处在于没有特定“主角”,只有舞台的“C位”,通过两两配对,9-13组的厨师和面团精彩演绎,用儿童视角展现出点心厨房里的热闹及“明争暗斗”。为节目量身定制的一批直径达一臂长的蒸笼道具也是作品的“吸睛”之处。
据悉,该舞蹈的前身《快乐点心仔》之前已分别获得市第七届少儿艺术花会舞蹈专场决赛金奖、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18年度全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二等奖等。
■童趣比“炫技”更重要
参加本次比赛后,李柳香感觉广东省舞蹈创作非常繁荣,“这次比赛有很多令人震撼的作品涌现。节目的选题、导演水平、排练水平都非常到位,可谓华山论剑。”说到创新,这位从1999年就开始进入市青少宫从事舞蹈教育的资深老师总结道,儿童舞蹈的创意除了要展现学员的舞蹈技术外,内容创作比“炫技”更重要。“儿童舞蹈最重要的是利用小演员的本体作为导演的语言。要让青少年能够理解、能够演绎好作品,内容就要生活化,还要挖掘孩子们身上的童趣,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就读于杨仙逸小学、今年即将小升初的林雨桐是本次舞蹈的力量型选手。作为“厨师”演员,她要在节目中举起一个30多公斤的同龄人,这对她充满考验。同时面对升学压力,她经常带着作业来到排练室,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功课。其母亲汤女士对《“功夫”早茶》这一作品赞赏不已。“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考中国舞10级,过去都是对着现成舞蹈视频模仿。这次参与原创作品演绎,对她的改变很大。她会观察身边的厨师细节,还会买面团回家里研究,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汤女士说,最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孩子在一年来的排练过程中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平衡学习文化课和参加舞蹈比赛的压力。
新闻推荐
一日尝遍 千年“广味” “食神打卡广州美食”盛大开场 五位“食神”北京路大饱口福
庄臣与三位球员品味广式早茶。庄臣与阿细在太平馆打卡。地道广州小吃,满满童年记忆。广州亚洲美食节开篇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