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普创新方法高端交流活动举办 科学普及要重视破除“伪科普”“伪科学”
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向世清作了《科创时代的科普工作和科创教育》的主题讲座,向世清曾荣获首届“上海市科普创新奖-贡献奖”三等奖,2010年度上海科普大讲坛优秀主讲人”荣誉称号。讲座中,向世清从新时代国际创新发展态势、科学普及内容转型向创新、科普方式调整与策略转型、新时期科学普及方法途径、培养更多合格科学诠释者等五个方面着手,分析了科普与科学传播的异同,将科技与技能区别开,强调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他结合波士顿机器人交响乐团、送外卖机器人、下棋机器人、典型创客乔布斯等案例等指出,“不懂科技,人将落伍被淘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能力支撑,我们需要更高水平的科学普及。”向世清认为,目前我国科普存在“场馆不足、远离时效、形势偏多、枯燥乏味、科普工作者供不应求”等现状。“目前我们的科普大多停留在表面,内容形式要创新,如果单纯说教,听一万次发射卫星,老百姓也不懂。”
向世清指出,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要普及当代科技创新的发展、要重视全民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要实现科学普及工作的高效、要形成科创教育体系的融合。
向世清表示,“新时期科学普及要有科学性、探究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针对性、群众性、创新性。科普作品也应以这样的标准衡量,要符合人的发展本义。尤其要重视破除科创时代、网络时代的"伪科普""伪科学""逐利假传播"等。”
同时,他认为科学普及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还要普及未来科技发展的创新理念,传递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创新价值观。“21世纪的核心素养和必要技能就是要创新性地解决问题,我国青少年目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科普,传递科技创新理念,挖掘其创新能力是实现科技创新重要的环节。”
新闻推荐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清星(广州)商务集团举办“公益培育基地”揭牌仪式本报讯(记者丁山海)4月27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