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老人院康复班长肖露以院为家真心守护每一位老人 用爱心为失智老人营造幸福家园
肖露耐心陪伴老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明 文/图
2007年11月,肖露面临就业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她放弃了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机会,来到广州市老人院入职。从此,她视老人为亲人、以院为家,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和真诚的爱心为失智老人营造幸福的家园。她的努力受到各方肯定,今年,她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初到老人院,肖露就被分配到失智老人照顾中心工作,服务对象全都是失智老人。作为一名康复员,她主要负责做好各种量表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失智老人策划和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康复训练。虽然繁重的工作量大难度大,但她没有退缩。
肖露在失智老人照顾中心工作十余年来,带领康复服务团队从失智老人的照顾需求出发,通过优化照顾环境、创新服务技术,“身、心、社、灵”全方位满足失智老人需求,有效延缓老人病情的发展,提高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在康复过程中,肖露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中度失智老人陈婆婆脾气很暴躁,工作人员为她护理或与她交谈时,她都会发火骂人甚至向人吐口水,还总是打翻饭碗不肯进食。肖露了解情况后,得知陈婆婆是刚入住老人院的“新人”,对环境不熟悉,缺乏安全感,所以忍不住发脾气。
针对陈婆婆的状况,肖露耐心陪老人聊天,给她打水、喂饭,还特意给老人买了爱吃的点心和水果,给予陪伴和关爱。经过一系列的安抚,老人的心情逐渐好转,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每次见到肖露还会拉着她的手说:“好女儿来了。”
肖露真心守护着每一位老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老人们都变得离不开她了。在老人们眼中,肖姑娘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肖露根据失智老人认知能力缺损,容易发生走失、跌倒、误食、意外伤害等情况,对老人的生活环境进行改造。她以特色老广州路名命名中心走廊,让失智老人凭借清晰的标识,找到返回自己房间的路;又通过创新设置认知训练室、感官刺激室、缅怀室、多功能活动大厅等功能室,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能力,减少失智老人不良行为的发生,让他们更好地参与生活,融入生活。
2010年,肖露担任了认知康复班长,她从失智老人的照护需求出发,大胆创新园艺治疗、音乐治疗、模拟购物、宠物疗法和模拟车站疗法等5个服务项目。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找资料、做课件,定时组织开展康复员实务培训,同时做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团队专业素质。
(深圳特区报广州5月2日电)
新闻推荐
一声休渔,广州虾蟹应声涨价 有广州海鲜档主称,后续涨价会较明显
羊城晚报讯记者许悦报道:5月1日开始,广东进入为期三个半月的休渔期。羊城晚报记者1日走访市场看到,广州部分市场的虾蟹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