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30部历代经典名著,你知道几本?

信息时报 2019-04-29 01:55

屈大均的经典著作《广东新语》再版多次,备受读者喜爱。读经典

日前,在广州图书馆举办的第四届广州读书月发布会上,广州30部历代经典名著正式发布。这是历时近一年的“广州30部历代经典名著”评选活动的结果。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30部名著包含了从东汉到民国近2000年的文学、文化与学术名著,是深度阅读和了解广州的重要读物。对照这个书单,看看你知道几本?

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从2018年6月开始组织策划“广州历代经典名著”推荐活动,经过广州文史研究馆、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广州出版社等单位古籍文献领域专家的推荐评审,并综合市民票选意见最后出炉这个书单。主办方表示,此举旨在充分发掘优秀文化的广州元素,系统梳理广州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宣传岭南、广州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名人留下了一部部优秀的经典著述,其中不少著作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南海先生大同书》与《广艺舟双楫》、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梁启超的《李鸿章》与《饮冰室自由书》等现代人熟知的近代著作皆入选这个书单。这些历代经典名著的作者大都是广东地区的大儒名士,包括海珠区下渡村的杨孚,新会的陈献章,增城的湛若水,番禺的屈大均,南海的招子庸,顺德的梁廷枏,珠海的容闳,中山的郑观应,南海的康有为,新会的梁启超等。

《广东通志》的作者阮元清代做过两广总督,他创建了学海堂(现在的广州一中)。阮元文武双全,同时又善于招揽人才,推动文教,被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对岭南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献章与湛若水两人是师生,他们分别也是王阳明的老师与朋友。王阳明的墓志铭由湛若水撰写,两人关系非常要好。在那个年代,陈献章和湛若水的学问与名声不在王阳明之下。多了解这对师生,对学习了解王阳明心学、学习岭南文化,大有帮助。

康有为和梁启超这对师生,通过阅读他们的《大同书》与《饮冰室自由书》,以及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和梁启超的《李鸿章》,会发现这些大思想家有趣和感性的一面。

梁廷枏、容闳、郑观应从年龄上是三代人,但都是珠三角地区成长起来的名士,他们都学贯中西,具有国际眼光,是杰出的思想家,容闳更是留学运动之父,他们的伟大著作与光辉事迹,值得现代人学习。

此次30部经典名著,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名著之外,还强化了岭南文化的区域色彩。如番禺屈大均是明末遗民,品行高尚,他的诗歌充溢着爱国的情怀,他的地方史著作《广东新语》与文学汇编《广东文选》,贯注了他的一腔热血。南海招子庸的《粤讴》,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地方歌谣,是了解岭南文化、亲近广府人民灵魂的秘钥。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大兴在点评这些名著时表示,它们不仅是岭南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通过阅读和了解它们,可以增强广州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新闻推荐

春天 与阅读相遇

沙湾镇2019年“书香羊城”系列活动收获良好反响4月23日下午,由沙湾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沙湾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