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方式裁定对错了 小说里不需要再这样了 郭爽《正午时踏进光焰》
作者郭爽。
《正午时踏进光焰》书封。
文:青马
■理读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匆匆忙忙地生活,匆匆忙忙地死亡,一代接着一代。
生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对过去缺乏兴趣,父辈的生活在我们看来不值得讲述,那些陈旧发霉的故事仿佛就该消失。然而他们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也从年轻走向衰老,也曾经在蓬勃的人声中热烈生活,最终在时间不可抗力的作用下归于庸常。现实中,我们有太多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用各种方式去裁定对错,而在小说中,不需要再这样。
郭爽在《正午时踏进光焰》里,把目光聚集到了过去。时代的变迁对那些残旧的灰色故事毫不留情,他们被抛在浪尘之后,于喧嚣下被淹没,父辈的跌宕化成一场无声的龙卷风,无息地衰落。除了他们的后辈,世界对他们一无所知。然而郭爽把一束光打到了他们的头顶,这些暗流涌动的生命也因此有了庄重的尊严。那些险些被遗忘的故事,被郭爽以后辈的视角记录下来,企图阻止时间的洪流将他们冲毁。
郭爽出生于贵州,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2015年,她获得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无界行者”创作奖学金,赴德进行非虚构写作。2017年,她的小说《拱猪》获台湾第七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
我突然发现有必要去找回曾经的自己,和与父母之间的生命联系
《正午时踏进光焰》的封面,是郭爽两年前回贵州时拍下的。她跟父亲坐在高速奔驰的车里,去村寨听“八音坐唱”的表演,外面的山在移动,她向着窗外拍下了这张照片。在贵州居住了十几年,但看到这张照片却感觉十分陌生,“我突然发现有必要去找回曾经的自己,和与父母之间的生命联系。”后来父亲生病时,她去医院拿CT和核磁共振的片子,看到片子上父亲侧面的头颅,大脑沟壑与凸鼓的眼球清晰可见,她想在医生眼中,父亲就是这些沟壑和骨骼,但对她来说不是这样的,她要重新找回这些记忆,而小说就是桥梁。于是她开始写作。
著名作家格非在谈到郭爽的写作时曾说,她写的“不完全是坐在书斋里面想出来的故事,她真的对普通人的生活有某种体察。她那么多年当记者,她对生活的了解,她本人在贵州从小生长地方的记忆,也给她带来了非常扎实的馈赠,她了解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人的生存,进而,她通过生存来呈现她的经验,和读者进行交流”。
我们的父辈在年轻时被塑造的价值体系,让他们在今天感到不适,这个国家发生过的大事小事,都刻在他们的身体上、言谈中、记忆里。他们被雕刻、被复制、被折叠。那些无法被安慰的命运和被伤害的过去,唯有被后辈真实地看在眼里,如果我们不去铭记、不去讲述,那些过去将会变成无可挽回的虚无。郭爽“构建起了一种盼望的伦理学和美学”,让沉默的经验发光,用小说的方式,抵御庸俗的侵蚀、时代潮流的变幻。
光焰里,我愿意跟父母一起作为我们
《正午时踏进光焰》不是单独是写父辈,也不是单独写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它写的是“我们”之间的故事,是两代人的互观。有在日常生活的鸡零狗碎中挣扎的父辈,也有对爱、未来、梦想、希望、自由、爱豆充满期盼的少女。“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原生家庭,可是我愿意跟父母一起作为"我们"”。“我们”,是每一代人都有的共通经验。
书中被提及最多的小说是《拱猪》。《拱猪》在2017年获得第七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郭爽谈到这篇小说的创作时说:“在我之前,大概没有哪个作家觉得粉丝群体是值得写的,他们觉得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这些难道不是生命的迹象吗?除非我们能够闭上眼睛否认这些现实。如果一个作家对周围的现实都忽略不见,为什么还要写作?”
她在《鲍时进》中,写上世纪90年代的工厂改制。很多人失去了“铁饭碗”,少数既得利益者操纵着工厂的改制进程,而这小世界里的剧变,不多时化为大世界的微尘,如云烟消散。她在《拱猪》中,写喜欢同一个偶像的两个女孩儿。她们在现实的世界受挫,一头扎进虚拟的世界,追逐舞台上发光的完美偶像,以为那是某种希望。然而一切从现实中来的痛苦终将返回现实,她们溃败、破碎,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向前走。她在《九重葛》中,写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生活。女孩年轻时无法跟上一辈人达成和解,她们走向外面的世界,而当她们三十几岁了,重新回到家庭,跟父母有了一种抱团取暖的和解。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唏嘘。
代际之间如何实现和解的问题是《正午时踏进光焰》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代际之间要是想达到和解,必须有共同的经验,需要如书评人刘铮所说的那种“挫折的经验”。当我们的人生走向窄路,遇到困难了,这时候我们才会停下来,发现原来上一代也曾遇到这样的困难,才能与父辈尝试和解。
“小说教给我们一件大事:我们很重要……”
郭爽认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方式来裁定对错,有法律、有道德、有私下的议论,而在小说里,不需要再这样了,她只想写出故事。《正午时踏进光焰》中的人物都是一辈子在逃生的人,无处躲藏,一无所傍。她用笔触将沉默者投射在光焰之中,执着地凝视,默默地观察,不声张也不企图干涉。静静地目睹他们走向必然要去到的湖水深处。
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但也正如托马斯·福斯特所说,“小说教给我们一件大事:我们很重要……因为生命就作为生命而存在。”
■《正午时踏进光焰》内容简介
在大人看不见也看不懂的世界里,他们在一起,追真人秀、做“迷妹”,在网络应援团里找到自己,也经历了集体迷狂、金钱骗局、理想破灭。父母与孩子各自揣着秘密与不堪,却又纠葛于亲情本能的爱与牺牲,不知道最剧烈的风暴即将来临。从来是乖孩子的伍珊,突然带了一个陌生人回家……
从童年深处走来的女孩,徘徊于故乡与都市父辈与我辈之间;西南边地的大厂生活,带着人声与热气的活泼经验。时代的变迁,经济的转型,人心的变异,少女的成长。7个阴影有光的故事,两代江海浩瀚的生活,万千不动声色的传奇。
■作者简介
郭爽在参加新书分享会。
郭爽,出生于贵州,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南方都市报等。于广州《新快报》、香港《信报》开设专栏,作品发表于《收获》《当代》《上海文学》《单读》等文学杂志。2015年获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无界行者”创作奖学金。2017年小说《拱猪》获台湾第七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2018年小说《鲍时进》获第二届“山花双年奖·新人奖”。
新闻推荐
洪荒之力 广州爆发2019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广州站)明晚开赛跟着南都打卡为“洪荒少女”“大白杨”现场打气
●2019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广州站)明晚开赛●跟着南都打卡为“洪荒少女”“大白杨”现场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