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上的新广州故事
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他们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共商合作大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共建“一带一路”的热潮,从政府到企业、从官方到民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越是深入发展,人们越是能够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极佳实践平台。在广州,越来越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寻找新的商机;在大洋彼岸的非洲,深耕当地多年的广州企业正通过本土化转型,鼓励创新创业。
从投资贸易到科技金融,再到人文合作,伴随着广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互动不断深入,民间的友谊不断“升温”,涌现了一大批生动的友好交往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宾红霞
策划统筹朱伟良
1“融入当地社区才能培养信任”
橘色的双肩包、棒球帽、T恤……穿戴这些装扮的年轻人,正出没在尼日利亚的大街小巷。这些年轻人所参与的是一项名为Lontorpays的全国性授权零售项目,参与者们通过售卖背包中的小商品就能获利。
这是广州企业倬亿国际(下称“倬亿国际”)在尼日利亚新推出的项目。“我们鼓励当地年轻人们从小项目开始创业,为家庭增加收入。”倬亿国际董事长陈秀霞说。
倬亿国际是一家专注于向非洲输出自主品牌产品及代理中国知名品牌的贸易公司。在倬亿国际的推动下,当前中国向尼日利亚出口的汽车中,超过70%是广汽传祺。
“在非洲如何做品牌?我认为不仅需要产品质量过关的"硬实力",也需要深耕市场的"软实力"。”倬亿国际董事长陈秀霞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尼日利亚,除了开展日常的商务对接工作,她还参与了不少当地大型的社会活动。从非洲田径锦标赛到“尼日利亚好声音”,都能看到倬亿国际的“身影”。
“扎根市场用心经营,我们希望通过融入当地社区、民族,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陈秀霞表示,除了鼓励创业的Lontorpays项目,接下来,倬亿国际还有计划携手代理品牌在尼日利亚成立培训学院,培养出当地同行业中的顶尖人才。
经过近20年的开拓,倬亿国际的产品在尼日利亚获得了当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陈秀霞也多次被评选为当地的“酋长”,以表彰她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者对当地社区发展中所作的贡献。
与陈秀霞几乎在同一时期将目光放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侯建雄,是广东世能电力设备集团(下称“世能集团”)董事长。作为最早一批“出海”的企业家之一,在深入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的过程中,侯建雄注意到,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困扰民企“走出去”的最大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世能集团瞄准了融资租赁产业。在2017年,世能集团迅速切入该领域,在非洲开展汽车和工程设备跨境融资租赁业务。“不出意料,世能的跨境融资租赁产品受到不少中资企业和非洲企业的欢迎。”他说。
2“从广州回巴基斯坦非常方便”
“每天都很忙,微信、电话响个不停。”自从5年前来到广州,微信就成为了巴基斯坦小伙子Shah的常用通讯软件。不久前,Shah刚将一批太阳能板从广州运到他的家乡——巴基斯坦白沙瓦,之后这批太阳能板将应用于当地的光伏产业。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中东及中亚交汇处,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在中巴两国之间做贸易交流的人不在少数。今年34岁的Shah正是其中之一,过去5年,他立足广州,源源不断地将“广东制造”的优质商品卖到巴基斯坦,如今已经在广州成立了尚飒思贸易公司。
去年8月,南航广州——拉合尔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民航开通的首条广州直飞巴基斯坦的航线,为中巴两国架起了便捷的空中桥梁,大大推动两国之间的交流互动。
Shah正是两国不断增进友好交流的受益者之一。“现在从广州回巴基斯坦非常方便,五六个小时就能回到。”Shah表示,“我非常喜欢广州,这里的商业文化浓厚,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交通也非常方便,非常适合做贸易生意。”
与Shah一样,来自西非国家塞内加尔的牟杜·迪乌夫(ModouDiouf)也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还把妻子接到了广州。他介绍,自己的公司主要做广州与西非国家包括塞内加尔、冈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等国以及加蓬等中非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在去年,牟杜·迪乌夫还结合自己在广州创业的经历,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对西非联盟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牟杜·迪乌夫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塞内加尔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这让我异常兴奋。”他期望,未来能在南沙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把团队慢慢集合起来,做大贸易额。
3“把前沿的创造带回我的家乡”
“2018年的业务量比2017年增长了7倍,相信今年业务量还会继续增长。”从事外籍人才服务工作两年,维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周鹏见证了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青年“掘金”粤港澳大湾区的进程。
“这个星期已经跑了3趟,都是帮外籍人才办理企业注册、业务变更等手续。”周鹏介绍,成立至今,企业已经服务外籍人才超过100人,其中半数以上是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才。
也门籍留学生尤尼斯因“生态设计”四个字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增长极——从化结缘。他是参与生态小镇设计建设中的一员,跟同学一起负责会址展厅布展、展品选择等工作。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机遇巨大,让他更加坚定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我们国家很多东西都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所以我来到这里,想知道怎样MadeinChina。”尤尼斯表示,从化优美的生态环境,激发了他不少灵感。“沿着生态设计发展的足迹,我们将从广州走向粤港澳大湾区,进而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把前沿的设计、创造带回我的家乡。”未来,他还打算跟中国同学一起在广州创业,学习更多先进的设计理念。
越来越多有着和尤尼斯一样想法的年轻人们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结交朋友、扎根落地。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平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我们如何通过双向互动让各方"跳得更高",是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非洲广东总商会副会长霍江涛一直在思考,如何减少弯路,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人民的友谊,并推动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建设开展近6年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她表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其内在要求不仅是高质量的经贸往来及基础设施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民众间的“心手相连”,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延伸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航线达132条
4月11日,船长400米、载箱能力达19100TEU的“中海环球”轮挂靠广州港南沙港务海港码头,标志着海洋联盟中东线MEL5W运力由之前的14000TEU(标准箱)级船型全面升级至20000TEU级集装箱船。
4月14日,船长395米、载箱能力达19244TEU的“地中海克拉拉”轮靠南沙港务海港码头,标志着2M联盟地中海线AM2(马士基航运AE11线、地中海航运JADE线)全面开启20000TEU级运力运营。
一周内,马士基和中远海密集投入18艘2万TEU级班轮运力。升级后的MEL5W航线,由中远海运投放5艘、东方海外轮船投放2艘20000TEU级集装箱船运营,南沙的舱位容量将提20%左右。升级后的AM2线由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11艘20000级集装箱船运营。
广州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海陆交汇点,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国内各主要沿海港和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美洲、波斯湾、地中海、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广州港集团重点规划和开辟“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和地区航线,通过广州港南沙港区与世界上顶级班轮公司合作,加密进出口贸易运输航线,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对接、服务提升,目前全球排名前21位的班轮公司均在南沙港区开辟国际航线。
截至2019年4月,除了以上两条航线外,加上2018年4月开始将部分运力升级至2万TEU级船型的海洋联盟欧线NEUL3,世界顶级班轮公司在南沙港区投放2万TEU级(船长400米)船型的航线已达到3条,且均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当前,南沙港区货物对接了东南亚、红海、中东、非洲、澳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主要港口达60多个,截止到2019年4月,南沙港区共有集装箱航线132条,其中内贸航线32条,外贸航线100条,南沙港区正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延伸服务优势以及应对船舶大型化的优势,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越来越重要的海洋通道门户之一。
新闻推荐
刘湘回家,孙杨包场训练 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广州站)星光熠熠
刘湘抵达广州时略带倦意。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艺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婉琪广汽传祺·2019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