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艺术课 修满才毕业 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普及艺术教育 广州有高校积极探索 将艺术设为公共必修课

广州日报 2019-04-24 03:23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通讯员广大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称《美育意见》),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记者了解到,早已有高校在学生美育工作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广州大学在育人目标中就明确提出“懂艺术”。今年,该校还首创“学年礼”,表彰“声乐达人”“舞蹈达人”“书法达人”等在艺术领域取得佳绩的学生。

新政助推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修满公共艺术课学分学生才能顺利毕业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意见》如此开宗明义。

近年来,美育受到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此次教育部印发的《美育意见》要求,高校美育要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健全并不断完善面向人人的高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

文件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

在普及艺术教育方面,《美育意见》要求,要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各高校要明确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高校开展学生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和学分互认。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这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做出的底线要求。本次《高校美育意见》结合发展形势,再次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底线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分目标。

高校艺术师范专业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艺术师范教育也是文件的一大亮点。《美育意见》指出,要依托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推进高校艺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小学校协同培养的育人机制。

文件要求,要支持高校设立并办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戏曲教育、影视教育相关专业。建设一批改革试点学校,大力开展高校艺术师范专业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引导艺术师范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中小学艺术教师。

此外,文件还要求高校要配齐配好美育教师。要按照在校学生总数合理安排普及艺术教育教师,鼓励高校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优化专业艺术教育教师结构,搭建院系、校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强艺术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汇聚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

为保障文件的贯彻落实,《美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落实意见的实施细则,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部属高校实施细则须于2019年9月1日前报教育部。

美育实践

综合性大学将“懂艺术”纳入育人目标

近年来,许多高校也在美育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广州大学就明确提出了“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懂艺术”被醒目地列入其中。

为什么要让学生“懂艺术”?今年春季学期,在广州大学举行的学年礼上,校长魏明海在致辞时对学生说的一番话也许是个生动的解释。

在魏明海看来,在人才培养上,体育和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人要学"六艺","六艺"包括"射",这比跑步难多了,古人也学"艺",琴棋诗书画都要学。”

魏明海以自己为例说,他在体育发展上有经验,踢了30多年的足球,打了20年的网球,受益匪浅,但他也有一个“教训”——不懂艺术。

“所以我的生活乐趣少了很多,但我给女儿提供了学艺术的机会。我们家闺女,我看到她碰到什么问题不舒服时,一定会去弹琵琶、弹钢琴。十几二十分钟弹琴出来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把她的烦恼、困难都抛掉了,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聂衍刚说,“懂艺术”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课程支撑。广州大学的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新闻传播、建筑设计和人文学院五个学院开设有艺术类课程。为此,广州大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课程的7大模块中,专门有一个模块叫“审美与艺术”。学校规定所有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都必须至少选修2个学分以上。不仅如此,在学校第二课堂的实践性课程中,学生也要在“艺术与体育”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

此外,学校专门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聂衍刚说,广州大学每年会举办各种类型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享受艺术。比如每年有30场音乐舞蹈类活动,30场设计比赛、摄影、设计、美术作品等展览,30场专业艺术家和艺术研究专家的讲座。为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聂衍刚介绍,广州大学还依托学校下属的艺术学校、芭蕾舞团和歌舞团,邀请高水平演员进校表演。

在学生社团方面,广州大学拥有书法、美术设计、器乐等30个校级层面的艺术社团。学校还邀请了指导老师为学生社团提供指导,并安排研究生开展“朋辈教育”。聂衍刚说,为了检验学生艺术发展效果,广州大学从今年起首创“学年礼”,并制定了指标体系,对23个专业学院的艺术发展进行评估和排名,并表彰了声乐达人、器乐达人、舞蹈达人、语言艺术达人等艺术发展取得佳绩的学生。

广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刘瑾说,广大开设了超过100门的艺术选修课程。比如《跟着舞蹈去旅游》,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地域的舞蹈文化,《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则教授学生岭南古琴、粤剧、潮州音乐等。刘瑾说,普及艺术教育,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非常重要。“我们不太去计较学生是否有专业技能,感性的体验也很难能可贵。有的时候听雨滴的声音,你也会觉得很美,但你不用去数它滴了多少下,对吧?”

新闻推荐

公积金业务将网上预约办理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贾政)为方便缴存人和缴存单位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改善办事大厅服务环境...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