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绣花精神”美化着每寸山河每个空间 “绿动”广州向美而生
昔当年的荔枝湾复涌工程如火如荼李恒 摄今如今的荔枝湾风景如画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今建成后的海珠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市民提供亲水、娱乐空间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摄
昔2009年7月,海珠湖建成前,这里还是一片淤泥遍地的果林何勇当 摄
昔20世纪80年代初,流花湖畔的人民北路树种单一越秀区档案馆供图今如今的人民北路成为赏花胜地羊城晚报记者陈秋明 摄
新中轴线上的海珠湖是广州的『绿心』
专题策划
陈春凝
本版统筹
何伟杰 梁怿韬
大凡向美而生的人,无不对繁花、香草、幽林、溪流所构成的诗意环境心心念念。执念“诗与远方”,大半的原因莫不是追求其间能涵养性灵的那份“清欢”。
远方不尽然诗意,眼前也不尽然苟且。就生态环境而言,生活在广东的人,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左顾右盼,你要的绿水青山、繁华缤纷,“月亮”与“六便士”,就在脚下,就在身畔。
千江有水,四季有花,岭南万户皆春色,这是这方土地亘古以来就有的生态优势。
山水城田海的资源禀赋好,这是“老天赏饭”,但广州就傲娇了吗?没!它在生态环境的缔造上,近年一直秉持着孜孜以求的“绣花精神”,在得天独厚的生态基础之上,不舍跬步,不择细流,植绿、种花、治水、拆违……精心精致改造美化着每寸山河、每个空间。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4月20日在“绿水青山论坛·从化大会”上透露:近30年,广州森林和绿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广州的森林覆盖率为43.2%——也就是说,近半土地,满目葱茏。
当下,广州正着力建设“三城”:第一建“绿城”,二是建“花城”,第三建“湿地城市”,既注重于人的需求,又兼顾生物多样性。
“绿动”的花城,像一块触手可及的碧玉翡翠,日益幻化出生命力蓬勃的绿色图景,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活力。
羊城晚报记者 林圳
向美而生
今Now
&
amp;
Then
昔
新闻推荐
更多精彩视频,扫我火烈鸟无处避雨,却演绎出静谧之美。毛发舒张,水珠四射。黑熊甩水时,毫无疑问是整个动物园最靓的仔。百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