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迎清明节后第三个祭拜高峰祭扫场所提供免费雨伞

广州日报 2019-04-22 05:43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秦松通讯员廖培金)4月20日至21日,广州迎来清明节后第三个拜祭高峰,各祭扫场所共接待祭扫群众102.28万人次、车辆11.55万台。为积极应对清明拜祭期间雷雨大风对流天气,市民政局全力做好暴雨天气下的清明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市内多个拜祭场所增设雨伞、雨衣供拜祭市民使用。

燕岭路段银河地段和大观路段主要拜祭场所科学设置拜祭廊及拜祭雨棚,专门开通部分区域,设置多个避雨区,供拜祭群众在雷雨大风等紧急情况下避雷避雨。市银河公墓节前搭建的4500平方米临时拜祭篷充分发挥作用,为拜祭群众提供临时紧急避雨场所。

市内多个拜祭场所增设雨伞、雨衣供拜祭市民使用。市殡葬服务中心增购轮椅4把,准备便民雨具2000份免费提供给市民使用;中华新塘墓园向市民免费提供雨伞300把、雨衣1000套;市银河公墓在各骨灰堂和业务大厅共准备一次性雨衣3000件,免费为有需要的市民派发。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发布后,各区各祭扫场所加强保安驻守,安排专人加大巡查密度、频度,全方位、地毯式开展防洪、防坍塌、防树木倒伏、防山体滑坡等风险排查工作,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市殡葬服务中心、市银河公墓提前增派巡查力量,及时掌握排水沟、挡土墙等基础设施状况,迅速清理低洼积水区域,清运淤积垃圾,疏通排水下水管道,减少污水积水及泥沙积存,确保园区排水畅通,拜祭场所干净整洁。

新闻推荐

广州将以“互联网+”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市民就医体验 一人一码,6月起可凭电子健康码看病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廖温勃通讯员穗卫健宣6月起,市民可凭电子健康码看病。医改以来,广州着力打造高品质家庭医生服务,受...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