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范 山水大家

南方日报 2019-04-21 07:55

●孙克

梁世雄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是岭南山水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的杰出传人。岭南山水画的反映现实、贴近自然、笔法雄肆、注重以形写神和敢于出新的优良传统,在梁世雄的艺术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梁世雄1933年生于广东南海,自幼读书,性喜绘画,1949年即考入广州华南人民文艺学院美术系从关山月、黎雄才先生学画,后再入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从教授、硕士生导师职位上退休。近40年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同时在艺术创作上始终奋力探索孜孜不倦,上世纪50—60年代他的创作以人物画为主,新时期以来转入山水画创作,进入到更适合自己的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黄宾虹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山川胜概连接着人的心灵情感,时时拨动着诗人和画家创造的心弦,所以山水诗和山水画最早出现在东方的中华大地。20世纪中国画“革新”也罢,“复兴”也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重新发现和回归自然,恢复其旺盛的生命力。梁世雄的艺术也是沿着这条路在前进,他画的台湾《太鲁阁激流》《阿里山之魂》,大西北的《高原春色》《金色之秋》《天山之春》,登黄山画的《数峰烟雨数峰晴》《层峦叠嶂》《玉屏雨后》《黄山四千仞》等,都是经过深入的观察写生,在生动直观的印象之上,再经过酝酿消化和案头加工而成,较之自然原貌大不一样。

例如《太鲁阁激流》一图,就画得充满激情而引人入胜。我两次访台,都游经此地,山高而峡陡,其山体竟为大理石构成,经流水冲刷突兀嶙峋非常壮观,我设想雨季来临,湍流奔腾于峡谷之间,该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景象。梁世雄从台湾访问归来,将强烈的印象汇于笔端显于纸上,此画虚拟的写生视角是由对岸山上看过来,既表现了陡绝的山崖,也点出了山间公路的位置,湍急的流水和山腰的云雾,令画面绘声绘色,充满激情。

黄山的神韵尽在其山的风骨、松柏的精神和风云变幻烟岚明灭的不可意料之中。梁世雄的黄山诸图在这些方面下了功夫,而黄山松更是画中实在的主体,画家在画松上有其擅长独到之处,首重以形写神,在他笔下古松苍劲虬曲,宛若游龙,仪态万千,特别生动,我相信画家大量的写生起到了作用。看到梁世雄的黄山松,遍布山崖,或直或曲或偃或仰,各具形态,绝无雷同。云崖变幻之间,形神俱足的苍松成了“画眼”,一时神采特出,画家功力修养之深厚尽显。《山水有清音》《水墨松瀑图》都是以松为主体,画得尤其恣肆浑莽,用笔生动,信手点染若不经意,十分精彩。

梁先生学养深厚,胸襟开阔,20年来足迹遍及亚欧各国,所过之处皆有纪游之作问世,异域风情多采撷其田园山野风光,以适合抒情写意之表现。其中当以游日本夜宿箱根,画富士山主峰的《芙蓉峰上一轮高》这件写意之作最为精彩,全画只有积雪的富士山顶和云影中的一轮明月,氤氲浑沦、虚实隐显,格调极高,加上题诗,味淡而意永,意蕴悠长。

梁先生书法修养高,功力深厚,对他的绘画艺术很有帮助,不仅画上款识题词增加了书卷气息,提高了文化品格,在运笔挥毫时更显出驾驭自如、驰骋随意的优越。岭南诸家尤其是关、黎二位,都很注重笔墨的书写性,研究岭南艺术是不能忽略的。看梁先生的画,笔笔都是“写”出来,疾徐顿挫、刚柔转折、中锋散锋处处讲究,其书写美大大增加了中国画的观赏性,令观者感到深深的美感和愉悦。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策划、整理

新闻推荐

来北京赴一场艺术盛宴 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将呈献芭蕾盛宴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将呈献芭蕾盛宴,由白俄罗斯国家模范大剧院芭蕾舞团带来的《斯巴达克斯》...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