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发布司法保护报告:去年侵权案件最高判赔额400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19-04-20 06:20

为迎接4月26日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近期对该院成立四年来相关审判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发布了《司法保护数据分析报告》(下称“报告”)。

上述报告显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过去四年的新收案件倍速增长,后两年持续高位运营,新类型、重大疑难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也日趋增多,法院扎实推进商标及反不正当竞争精品案件工程建设,在破解“赔偿低”瓶颈上也作了大胆的尝试。

去年收案数比建院时翻一番

其中专利案占比大

报告显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2015年至2018年的收案数量分别是4940件、4752件、9214件、10086件,收案数逐年递增,2018年收案比建院时增长一倍。此外,2017年同比2016年结案增长将近一倍,审结案件数量达7113件,再创历史新高。2018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的一审案件9051件,二审案件10914件,再审31件,一审案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45.26%.

根据规定,为了统一司法标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广东省内下列一审案件实行跨区域管辖: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民事和行政案件;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民事案件。在案件类型方面,包括专利、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等在内的技术类案件总数达到8577件,占全部审结案件的近43%.其中,专利案件有8524件,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和审结专利侵权案件主要涉及行业有机械、计算机和电学等高新科技领域,都高质、高效地支持了技术原创企业的维权诉请,依法保障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果,对相关行业产生良好的指引作用。

审结案涉及26个国家

判赔金额逐年递升

报告显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的案件共涉及26个国家,其中案件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法国、美国和韩国。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涉外案件境外当事人覆盖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审判效率优势明显,已成为许多涉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四年来在侵权案件中判赔额最大值,分别是2015年126.5万,2016年1500万,2017年2000万,2018年4000万。四年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破解“赔偿低”瓶颈上作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在确定赔偿数额环节,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以加大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力度为导向,以专利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公正合理确定赔偿数额,严厉打击了侵犯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秦楚乔通讯员肖晟程

新闻推荐

以更有力措施推进南沙自贸片区建设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近日,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朝林主...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