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最北端 阅尽百年围屋沧桑

南方都市报 2019-04-19 06:32

莲麻村保留了村落原有客家特色的建筑格调。

扫我,看视频

本期主播

王琦刘军

●本期打卡:莲麻小镇●地点:从化区莲麻村

●特色:环境清幽静谧,曾是东江纵队重要的革命活动基地,如今已成乡村游热门景点●推荐指数:★★★☆

莲麻村,位于广州从化与新丰县交界位置,也是广州的最北端,与珠三角一马平川的地形不同,这里是南岭丘陵地带的深山。因其隐秘,地形复杂,这里曾经被东江纵队选做开展游击战的理想之地,后来也是东江纵队治疗伤员的隐秘基地。

历经数十年经济快速发展,莲麻村依然守护着这方土地清幽的环境。对国际化的大都市而言,这处广州最北边的僻静山林,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守护清幽的代价是地区发展的一度落后。曾经,大多数从化人都不知道莲麻的存在,当地人提起莲麻,贫穷、偏僻、落后是它给人最主要的印象。

2015年年底,从化区实施特色小镇发展战略,莲麻村作为第一批特色小镇,于2016年启动建设,并在当年国庆节作为第一个建成的特色小镇对外开放迎客,其独特魅力,让莲麻小镇成为乡村游的热门景点。

人居环境典范

小桥、流水、竹林、人家,莲麻小镇环境之优美,确实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场所。在村子走上一圈,几乎看不到垃圾的踪影。

“村子变靓后,村民维护卫生的积极性提高,这么好的环境,谁愿意破坏它呢!”村民潘志标说。作为从化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范,莲麻村连续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莲麻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通过综合整治保留村落原有客家特色的建筑格调,以微改造的方式修旧如旧、建新如故,让古村再逢春的同时,也保留住了其独特“乡愁”。村里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包括道路、河堤、绿道、停车场、污水设施等全面升级改造。

特色小镇的建设,并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莲麻村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诚信商户、“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民宿”评比活动,培育先进典型。村里还举办道德讲堂、村民讲堂,开展“日行一善”“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主题实践活动,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传递道德力量。

第一家民宿

“特色小镇是新鲜事物,村民有顾虑我们能够理解,而作为村干部,我们应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让村民切实看到莲麻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村支书潘安娜说。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在政府的引导下开起了莲麻村第一家民宿,没想到这民宿一开,客源滚滚来。

岚坞,也是第一批民宿,其主人潘光灶当时是村里的书记。他说,其实当时大家都不太理解,心里也没有底,但作为村书记,一定要起带头作用,所以拆了自家的围墙,搞起了民宿。

随着小镇建设的推进,一些村民们看着民宿取得了成功,也纷纷效仿,有部分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村把空置的小楼打扮一新来迎客。在莲麻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村民创业增收的现象非常明显。

在莲麻货栈,81岁的罗婆婆一边卖东西,一边在做酸菜。在她的摊档前,摆满了菜干、花生、柿子干等自己做的农产品。从2017年开始,罗婆婆在村里摆卖农产品,现在“越卖越过瘾”,最多时一天有几百块的收入,最少也有几十块。罗婆婆笑着说,81岁的她也能自力更生了。

吕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基层党组织具有坚强的核心领导能力,这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主导线。

据莲麻村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莲麻村人均年收入7000元左右,贫困甚至导致出现了本村男青年娶媳妇难和女青年急于外嫁的现象,一度被人戏称为“光棍村”。经过上一轮的扶贫攻坚,年人均收入水平到2015年为1.38万元。2017年2.82万元,2018年达到了3.1万元。

“现在我们莲麻村跟以往不一样了,大家都忙着工作,忙着创业,在村里想找个人打牌都找不到了。”村民潘志标笑着说。

01-03版

采写:南都记者王琦刘军通讯员黄利谊

摄影:南都记者何玉帅实习生谢基东

视频:南都记者何玉帅王琦

新闻推荐

广州恒大今晚主场对阵山东鲁能“单外援”迎接泰山“好汉”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役,卡纳瓦罗神情凝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艺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斌广州恒大在今日19时35分...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