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维激光扫描 广州部分重要古建筑已进行数字化保护 华工专家谈如何防范“巴黎圣母院式失火”

新快报 2019-04-18 13:21

新快报讯 记者黄闻禹 王娟 何生廷 通讯员卢庆雷报道 素有“法国国宝”之称的巴黎圣母院于当地时间15日突发大火,为世人就古建筑和文博场所的保护敲响了警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方舆丈量创始人张智敏博士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如今成为保护古建筑和文博场所的重要手段,也有望助力巴黎圣母院重建。同样作为哥特式建筑物,广州的石室圣心大教堂也采用了这一保护措施。

华工去年完成石室教堂数据保存

张智敏博士指出,巴黎圣母院大火烧了15个小时,“这是某些哥特式建筑在防火上的先天不足”。

“巴黎圣母院属于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前面是‘双塔’,教堂的后面部分平面为‘拉丁十字’,而其主体结构支撑来自石构尖券肋骨拱,但在肋骨拱上部的屋顶部分,采用了木质构架,这属于可燃物。这次烧毁的主要是后部的屋顶木构部分。”张智敏解释。

同样作为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广州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的保护也备受关注。张智敏介绍,早在民国时期,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屋顶木构架部分已被替换成钢筋混领土结构。

就现在世人关注的巴黎圣母院重建问题,张智敏指出,2015年,艺术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就曾利用激光扫描,非常精确地记录下了这一哥特式大教堂的全貌,最终收集了超过10亿个数据点,巴黎圣母院有望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精准数据,进行后续修缮的指导和辅助。

“三维激光扫描能够精准地记录建筑物现状数据,广州的部分重要古建筑也使用了这种技术进行数字化保护,例如石室圣心大教堂和中山纪念堂。”张智敏表示,去年华南理工大学方舆丈量团队对石室圣心大教堂进行了数字化的扫描测绘,还使用了无人机航拍建模技术,完成了石室教堂的整体数据保存。

建议广东古建筑保护还需注意防雷

张智敏同时提醒,广东省属于台风和雷雨的高发地区,雷击容易造成高处木构梁架的损毁和引发火灾,因此防范雷电十分重要。他建议对于古建筑和文博场所,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适当加装一些包括防雷在内的消防设施。

新闻推荐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今年,有一种来自原生态的张力正席卷时装界,宛如沉寂在钢筋水泥的文明社会里,有一个自土壤深处自由不羁的荒野灵魂苏醒一...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