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朗曾靠养猪诞生第一批“万元户” 是当时全县乃至全国有名的养猪基地和猪苗生产基地

东莞日报 2019-04-17 10:40

■张根旺老人被国家委派到越南帮助培训养猪技术时的留影受访者供图

千百年来,大朗一直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镇。新中国成立后,大朗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改革开放后,大朗农业从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以水稻、荔枝、养猪为支柱,多种农业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大朗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黄草朗的一段威水史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据了解,黄草朗大队是当时全县乃至全国有名的养猪基地和猪苗生产基地,最多的时候,全大队有4000多头猪,最重的一头公猪重达1100多斤。记者近日采访了黄草朗社区的老书记张根旺,这位曾被国家委派到越南帮助培训养猪技术的农民养猪土专家,娓娓道来那一段黄草朗的峥嵘岁月。

一波三折养猪业驶入快车道

现年83岁的张根旺说起那一段历史,还难掩激动的情绪,只见老人抿了一口面前的茶水,略显浑浊的双眸微眯,便开始在人生的长河中搜寻那些关于养猪的记忆。

一篇在《南方日报》上发表的关于养猪的文章触动了尚处青年时期的他的心弦。那时,黄草朗大队在放牛坑(付业队)办起了第一个母猪场,开始涉足养殖业。整个大队集体养猪在那时候看来是一件新鲜事儿,为了调动更多社员养猪的积极性,黄草朗大队党支部制定了很多优惠措施。“当时大队给每户养猪户配给了三分果园地,作为青饲料种植地,养母猪的,则每户配给四分好地(白地)为青饲料种植地,并且由集体优先供应猪苗等。”张根旺回忆道。一时间,养猪热潮风靡了整个黄草朗大队,1964年春天,各生产队都基本建好了小型猪场,每家每户基本都养上了小猪崽。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社员们养猪刚上手的时候,由于缺乏养猪的相关科学知识,1964年至1965年,黄草朗大队出现了猪瘟,许多猪陆续病倒,据后期统计,在这场猪瘟中病死的猪达到了2成,社员们的情绪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我还记得当时的老书记卢妹何安抚社员们时说的话"不怕!我们要养猪交点学费不足为奇,我们可以坚持养猪!"后来,老书记做了大量的工作,让社员们重建养猪的信心。”张根旺说。

据了解,为了鼓励社员集体多养猪,当时对各养猪户作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每月定量供应三七米糠,母猪则每月定量供应小米。同时实施生猪派购任务,实行扣六留四。对于超产的部分,社员们可以自行处理或者议价收购等,大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的养猪积极性。

资料显示,猪瘟风波过后,黄草朗养猪业驶入了快车道。1965年,黄草朗大队养猪达2000多头,实现了人均饲养一头猪的目标,吸引了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罗天来黄草朗召开养猪现场会议。

再上台阶被评为养猪先进大队

为了使养殖业再上一个新台阶,黄草朗大队党支部因势利导,利用社员到东坑挑塘泥和去广州奶牛场拾粪肥的经历,逐步引导广大社员认识养猪业要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67年,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大队党支部指派干部张根旺专抓养猪工作,全力推进科学养猪事业。“当时大队各生产队纷纷成立养猪专业队伍,包括饲料人员,还成立了兽医专业组及配种组,主抓品种改良,实行自繁自养。”张根旺表示,当时要大力发展养猪业,必须要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病疫的传染,同时可以节约饲养成本,提高所养生猪的质量和繁殖的速度。

黄草朗大队在放牛坑办起良种场,由老干部刘培顺负责,县农业局牵头到省农科院引进了3头长大花白、锦州黑等良种公猪和1批大白花土猪种,把直配改为人工授精。同时,在县农机厂的支持下,各生产队养猪场都添置了打浆机、饲料粉碎机,有效地解决了熟喂改生喂、饲料搭配等方面的矛盾。由于科学养猪、功夫到位,大大加快了养猪的出栏率,由原来要饲养1年以上方可出栏,提前到饲养7、8个月就可出栏,且每头猪毛重170-200斤。

1967年,黄草朗大队生猪饲养量达4000多头,人均近3头,在良种场一头公猪重达1100多斤,超过了1亩地1头猪的奋斗目标。当时,黄草朗大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别被公社、县、省授于“养猪先进大队”的光荣称号。

勤劳致富诞生第一批万元户

1967年,时任县委书记林若到黄草朗蹲点了一个多月,深入各生产队养猪场及农户调查研究,曾在《南方日报》头版发表了一篇关于黄草朗养猪谋出路的报道。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也曾派记者前来采访,黄草朗大力发展养殖业的事迹一时传遍了全省各地。时任省农业厅厅长吕白也来黄草朗召开了现场会议,指导养猪工作。

一时间,前来参观学习的团体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广西、福建等。“最多人的时候,一天有20多辆大巴、中巴,人数达到500多人,当时越南有一位副部长也曾到我们大队参观学习,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由国家委派到越南海兴省四旗县,帮助当地培训发展养猪技术。”张根旺说。

由于省、县、公社各级领导对黄草朗大队的养猪业非常重视,经常指派有关农业畜牧局的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到黄草朗蹲点指导养猪工作,养猪事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数量逐年增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81年的时候,生猪的价格是按头算的,100元1头,我家里卖了100头猪到食品站,就赚了10000元,成为了当时的第一批"万元户"。”张根旺收回了追忆,呷了一口茶水。据了解,1982年,黄草朗大队因养猪跻身“万元户”的社员达到了20多户。

随着南粤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来临,“三来一补”大量引进,黄草朗积极开办工厂,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基本改变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后进经济经营模式,因而逐渐放弃了养殖业的经营。

新闻推荐

从“村村点火”迈向村域经济精耕细作 广州村级工业园的蝶变之路

位于海珠区新滘中路的唯品同创汇,成为许多年轻人前来拍照的网红“打卡”点。符超军摄工作日,走进位于海珠区新滘中路的海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