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理工女”登上《中国诗词大会》: 穿越千年对话李白、苏轼
羊城晚报记者 梁栩豪 张璐瑶
肖异瑶已经记不清,从高中到现在把第几本抄诗册给填满了。
21岁的肖异瑶是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研一学生,因为从小喜欢读古诗词而养成了抄诗的习惯。
她没想到的是,古诗词不仅伴着她成长,还让她登上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舞台,最终以“百人团”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第四季第一个攻擂选手,与选手同台共对飞花令。
大年初一,她亮相《中国诗词大会》
在坐车返校的路上,在课余的闲暇时……只要有空,肖异瑶便会拿起笔抄写新诗。
记者采访时看到,巴掌大的本子已经被诗词填得不剩几页,“小本子可以塞进口袋里,方便随时拿出来抄写和背诵。”她笑道。
对诗词的喜爱,源于大伯家里众多的诗词书籍,那是她的“乐土”,大伯则是她的“领路人”,经常和她谈论、赏析诗词。
小学语文老师为班里同学们整理的《必备诗词80首》,则让肖异瑶接触到更多的古诗词。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品诗成了肖异瑶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
多年的兴趣爱好赶了巧。去年,从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招募信息后,肖异瑶立即报名。经过节目组的电话测试,她成为广州赛区通过选拔的三名人选之一。
2019年的大年初一,肖异瑶和家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那天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首播日,肖异瑶是第一场的攻擂选手。
以诗会友,用诗歌治愈生活难题
自2016年首次面世,《中国诗词大会》报名参加选拔的人数已经从第一季的3万人,变成第四季的30万人。
诗词大会的百人团汇聚了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们。大会现场,不仅有文科生的身影,也有不少肖异瑶这样的理工科学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核电站高级操作员、海洋采油工程师、程序员……“诗歌就是这样,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触动自己的部分,从而被它吸引。”肖异瑶说。
作为四季节目的“老粉丝”,肖异瑶今年亲身感受到了节目的壮大。以诗会友,也让她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们成了好朋友:“能遇见志趣相投的人并一起谈论古诗词,这是我的幸运。”
然而,她也冷静地意识到,随着节目录制的结束和鲜花掌声的淡去,选手们终将回归生活。对她来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只是她喜欢古诗词的方式之一,并不是为了扬名,真正的热爱藏在每一个看似冗长的日子里。
“现在我看到一些东西时,脑子里会浮现应景的诗句,这已经成为自然的反应。”每当科研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读诗就成了肖异瑶特有的自愈方式。
少时最宜读唐诗,“最爱是李白”
她说,喜欢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喜欢苏轼“一蓑烟雨,一生清欢”。
许多人年少时读诗,往往是不求甚解。肖异瑶告诉记者,她自小热爱古诗词,并非出于某种目的而一味地背诵,是因为自己在读诗时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尤其是唐诗。潇洒的李白是她的最爱,因为“地球都无法控制他”。
“唐诗重感情、易亲近。”在谈论诗词兴趣的培养时,她表示,以唐诗为代表的古诗词朗朗上口,韵律和谐,让正处于记忆黄金期的孩子们多读多背,会让他们产生本能的快感和成就感,并感受诗词中的朦胧美。
她还喜爱阅读诗歌论著,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阅读蒋勋、叶嘉莹等专家学者的论著,让她懂得了更多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含义。
读大学后,肖异瑶对古诗词的热爱不减,虽然学了理工科专业,但在本科时,她还选修了文学院开设的古汉语文学等课程。
理工科和文学就这样在她的生活中交融。十几年来,诗词早已渗透肖异瑶的生活,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诗词大会优秀的荧幕表现,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在肖异瑶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就像节目录制期间那一个个与诗为伴的日夜,未来,她仍然会继续享受诗词给她带来的快乐,继续填满一本又一本的抄诗册。
新闻推荐
中信银行“个人房抵经营贷”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 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
为响应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号召,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大力发展个人房抵经营贷款特色产品,致力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