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黄埔缘何脱颖而出?
陈思勤
一年一度的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刚刚落下帷幕。热烈的投资洽谈氛围被一首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弯弯的月亮》推向高潮。
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19形象宣传片《黄埔之约》背景音乐,在此次年会黄埔分论坛上首次发布。这首经典名曲,是在长洲岛上长大的著名音乐人李海鹰的成名之作。曲中的“月亮”——“小桥”——“小船”以及“阿娇”和“我”,正是长洲岛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
这些意象,在这场主题为“追梦大湾区、投资首选地”的论坛上显得别有深意。
激发李海鹰创作灵感的珠江水成就了黄埔千年不衰的商贸往来和开放包容。2000多年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黄埔的帆影桨声开始连接中国与世界。
1784年8月28日,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次抵达广州黄埔港。一箱箱的瓷器、茶叶、丝绸、香料,一艘艘商船载着的“淘金梦”,在全球化还远未兴起的时候,黄埔就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追梦地。黄埔港也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没有关闭过的对外通商口岸。
勇于拥抱世界的开拓进取是深入骨髓的精神。时间指针拨至改革开放之初。1984年,只有9.6平方公里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启建,成为国家首批经济开发区之一。
当时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跨国巨头们开启“中国时间”的第一站。从为人所熟知的宝洁、安利、百事饮料,再到本田、西门子、LG等相继到来。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就已经是投资的首选地。
从过去跨国企业把制造基地放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到现在宝洁、GE、LG巨头企业们密集布局,把更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创新中心、新兴产业板块放在这里。
虽然黄埔区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关系历经几次变迁,得益于一流的产业生态、一流的创新氛围、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政策服务,这是一片投资热土的景象并没有变:
全球179个世界500强项目在此集聚,累计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400家跨国公司投资创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等569名高端人才欣然赴约,并在这里放飞梦想、收获成功。
历经千年的黄埔港,见证了黄埔开拓奋进、扬帆世界的足迹。如今走在长洲岛路上,迎面扑来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海风”。
城市无商不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公布,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反应迅速,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示范区”。
“示范区”的底气何在?2017年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指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率先进行探索。区内先后推出了“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来了就办、一次搞掂”等改革品牌,率先实现企业开办“1天办结”,企业筹建迈出“一个月审批、三个月交地、六个月动工”快节奏,打造了“上管老、下管小”全链条、全覆盖人才服务品牌,去年成功获批全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正全力向营商环境改革的“国字头”招牌进击。
敢于拥抱变革的开放创新是不断传承的基因。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当仁不让有底气、有能力向营商环境改革的“无人区”迈进。
今年3月,该区成立了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第一个、全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将对照世界银行及国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全国首个区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个可量化的指标体系。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区内将找准三地制度对接的“接口”,加强制度创新、制度供给,希望在全国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带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走深做实。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长洲岛创办黄埔军校,成就了闻名世界的“将帅摇篮”,“到黄埔去”成为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流行语。如今,“到黄埔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既是黄埔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发出的盛情邀约,也是追梦人对黄埔这片开放、创新沃土的热情向往。
新闻推荐
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出台“区块链10条2.0”政策 建设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图为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通讯员供图南方日报讯(记者/李鹏程通讯员/黄于穗黄明珠)3月27日,广州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