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广州的规划 要融入大湾区
新快报: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中,广州应该怎样利用已有的基础优势,和湾区内其他城市做好互联互通?
丁建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在轨道交通规划当中,不能仅仅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一定要把自己放进大湾区来考虑。如何实现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要从规划上、技术层面、管理的层面一起来考虑。
在新一轮的规划里面,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间地铁系统已实现完全充分对接。这不是说两个城市交会点的换线,而是佛山的地铁可以直接到广州的城市中心,广州的地铁可以直接到佛山的城市中心。这里面就必须统一提前研究:用统一的制式,用统一的票务政策,这个就需要在技术上在管理上,包括在规划上从前期就做好。
接下来我们还会和东莞、中山、珠海轨道交通进行互联互通,真正体现广州市的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跟国铁、城际铁路之间也互联互通,做到又方便又快捷。
新快报:你在发言里说,未来的地铁就是让旅客能获得更轻松,更友好的一个环境。但是目前1000万的日客流量也已经是广州地铁的常态。在这个大客流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获得舒适的体验?
丁建隆:首先第一个肯定还是要加快多通道的地铁线路建设,比如说3号线比较拥堵,这个是南北通道的问题,18号线建起来以后,包括规划中的广州大道线路,可能会减轻一下拥堵。
第二个是各个城市互联互通以后,轨道交通能够更好地疏散,在城市之间起到一个比较好的带动作用。
第三个是可以从科技创新方面来解决拥堵的问题。今后在新的线路设计里面可以动态感知乘客数量,实时调整发车间隔。尤其根据现在的数据收集,可以更好地预测今后的客流,能够在规划设计上和运输需要匹配,从而保证乘客的出行品质。
第四个是努力让乘客在列车上轻松地得到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务。
新快报:请你预测一下2023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里将由哪几块的内容进行支撑?
丁建隆:第一个是制造业,目前所有的设备广州都能够生产。现在不仅列车可以在广州生产,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可以在广州生产,连最难的信号系统经过八年努力,实现了国产化,也可以在广州生产。
第二个是建造业,广州还大力推进智能化的轨道交通建造,包括绿色建造。
第三个是咨询服务业,广州地铁设计院已经为全国十几个城市提供相关服务了。我们可以把系统集成以后,通过我们这么多年的运营维护的优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导语:近来,我国一些南方地区陆续出现强对流天气,如福建地区出现了冰雹,广州地区出现强雷雨和冰雹等。一般夏季才是强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