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遗体修复引入“黑科技”3D打印助逝者体面离开更准确高效还原逝者面部轮廓,该服务项目已试运营

南方都市报 2019-04-06 06:19

[摘要]更准确高效还原逝者面部轮廓,该服务项目已试运营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借助现代科技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

清明时节

以往,很多因交通事故、火灾等对容貌破坏较大的逝者,都要靠入殓师来修饰仪容,但传统手工的修复技术往往很难尽如人意。为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性化办丧需求,让逝者更体面、更有尊严地告别世界,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借助现代科技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不仅能缩短修复所耗费的时间,更能提高遗体修复的精准度,更准确、高效地还原逝者面部轮廓,达到逝者生前的“自然状态”,更为逝者的家属带去一份心灵慰藉。目前,该服务项目已开始试运营。

每年有三四十名家属申请遗体修复

广州市殡仪馆是我国年遗体处理量最大的殡仪馆之一,年处理遗体平均约3.5万具,主要服务于广州地区遗体的接收、防腐、存放、火化、出殡和安葬等。而其中,每年因交通、火灾等事故造成死亡人员有1000多具,其中不少遗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残缺,每年有三四十位逝者家属会申请遗体修复,50%以上为面部修复。

以往的遗体修复工作主要由整容师手工完成,借助橡皮泥、石膏、油泥等材料进行修补和重塑,而采用传统的油泥材料进行遗体修复,不仅耗时长,效率不高,而且缺少真实的皮肤和毛发质感,“还有最重要的是,手工完成就意味着完全要靠整容师的手工技艺,就是类似于雕塑作品,这对整容师要求就很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一定的工艺美术功底,但因为他们不是专业雕塑人员,所以往往也只能大致还原遗体面部的形状”,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性化办丧需求,让逝者更体面、有尊严地告别这个世界,给生者更多慰藉和人文关怀,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从去年开始便探讨合作,试点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

更准确高效还原逝者面部轮廓

与传统的人工修复效果相比,3D打印修复技术具有更加快捷、精准的优势。这个遗体修复项目主要借助“遗体面部数字建模系统”,将面部平面照片录入电脑,通过建模系统自动生成人体面部三维立体图,连接3D打印机打印生成面部模具后,整容师采用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后期加工化妆,能够较准确、高效地还原逝者面部轮廓,达到逝者生前的“自然状态”。

在广州市殡仪馆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内,2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内,与电脑相连的3D打印机正在快速打印手部模型。陈列柜上列着十来件各式各样的成品,有些已经化上妆容的成品,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张真的“人脸”。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技术人员首先根据逝者的照片,在电脑上模拟出逼真的3D图形,然后3D打印机开始工作,使用白色的树脂材料打出逝者的面部轮廓,犹如一张逼真的面具。而化好妆容的成品,看上去有真实的皮肤和毛发质感,肤色毛发都栩栩如生。而目前手感最好的材料是光敏硅胶,厚度只有1.2毫米,记者用手触摸了一下面具,像人体的皮肤一样有弹性。

“对于头面部有严重损失的遗体,只要凭借一张面部正面照片,遗体面部数字建模系统软件就可以全自动生成可直接用于3D打印的三维人脸模型。”工作人员小于介绍,现在通过3D打印的脸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逝者的照片直接进行3D建模,然后用全彩光敏树脂直接打印;另一种则是先通过塑料打印出模具,再通过石膏倒出阴模,再通过注入硅胶倒出阳模,最后进行纹理修饰和植入毛发制作而成。而这两种打印方式中,采用全彩光敏树脂打印时,对建模要求更高,前期准备耗时更长;而硅胶制作则后期加工更耗时。“相比之下,全彩光敏树脂的材料更硬,硅胶制作的则更有触感。”小于说。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已掌握3D打印技术在遗体方面的应用,有需要的市民可直接向工作人员提出需求,协商使用该技术。“目前广州尚未有价格标准,但北京、上海等地在1万-2万元。”这个价格相比此前用油泥、石膏等进行遗体修复,并没有贵太多。

采写:南都记者李拉

摄影:南都记者梁炜培

新闻推荐

广州市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助推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提升城市智慧水平

信息时报讯(记者成小珍实习生赖新旖)记者3日从广州市科技局获悉,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广州率先运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