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不可避免,教育却应全面

羊城晚报 2019-04-05 13:12

堂上作文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一份作业引起大众关注。这份作业要求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21天不生气”的挑战。据设计作业的老师介绍,看似不长的21天,却难倒了全班大部分家庭,仅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一起挑战成功。据该老师统计,家长生气的比例比孩子要高25%,而家长生气的原因超过八成是孩子的作业。

生气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任何人几乎都不可避免,所不同的只是生气时间的长短和内容的差异。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给这份作业的设计者或参与完成这份作业的家长或孩子阅读,与他(她)分享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生气”作业的不合理性

——《给设计者的一封信》

□刘鲲鹏 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三(1)班

尊敬的设计者:

您好!

您那难到大部分家庭的作业,在我看来是十分不合理的。

愤怒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据您统计,家长生气的比例高于孩子。但家长作为成年人,控制愤怒的能力显然强于孩子。之所以家长生气的比例仍高于孩子,皆为事出有因;再者,为孩子作业而愤怒的家长占到八成以上,而作业的完成情况正是孩子学习状况的体现,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愤怒,自是无可厚非。“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理论或许没有道理,但家长因孩子学习情况下滑而产生的愤怒也是对孩子有所期望的结果。由此观之,您的作业可有强人所难之嫌?

您的作业是对情绪的压抑。挑战期间,仅一对双胞胎家庭成功。是他们的表现更好吗?恐怕只是他们的家长压抑情绪的能力更强罢了!作为双胞胎的家长,需同时兼顾两个孩子,忍耐能力自是胜人一筹,挑战成功也在情理之中。但您是否想过,压抑愤怒对一个家庭的发展真的有益?泥人亦有三分土性,更何况常人?当被压抑的愤怒在家庭之中爆发之际,恐怕后果亦非你我所能揣测的。所以,您看似友善的作业,实则为学生的家庭埋下隐患!

让压抑愤怒成为一种习惯更是荒谬的。“坚持21天成习惯的理论”大家都懂,相信您“21天不生气”的作业也是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习惯和平相处吧?但是,愤怒是人的本性,让压抑愤怒成为习惯哪有那么简单?这点从您统计的失败比例中亦能看出。再者,若孩子将压抑愤怒变成习惯,更是对他一生的毁坏!试想,一个国家的年轻一代都变得“佛性”,不会反抗,失去血性,那这个国家还有何希望可言?

“我们要做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这需要我们敢于愤怒、勇于愤怒,能向一切黑恶势力、潜在规则倾注如山的怒火。愤怒是必要的,压抑愤怒不能成为一种习惯,只能作为必要时刻的一种手段罢了。若无“中原北望气如山”一般的“陆游情怀”,又谈何收复中原、振兴中华呢?所以,您精心设计的作业恐难逃“荒谬”之名。

您的作业在我看来就是不合理的。但希望我略显激烈的言辞,莫损伤您致力调节家庭关系的心。

×××

×年×月×日

教师点评

文章开篇即鲜明地针对写作对象“设计者”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份作业“十分不合理”,然后围绕材料从“生气事出有因”和“生气无可厚非”两个层面予以反驳;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作业是“对情绪的压抑”,会埋下“隐患”;最后揭示其本质——这份作业“让压抑愤怒成为一种习惯更是荒谬的”。

本文成功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材料意识和任务意识完成得非常好。全文的议论分析,紧密围绕材料及相关细节展开,材料与观点结合紧密;议论分析时,写作对象鲜明,始终在场。

第二,文章思维缜密,结构严谨,议论分析富有说服力,视野开阔。全文采用反驳的思路,从表面原因到深层原因到本质揭示,层层展开,颇为严密;议论时,善于从不同的层面展开,言简意赅,剖析犀利。尤以二、三和四段为佳。

第三,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表现力。反驳时,不偏激,如“皆为事出有因”“自是无可厚非”等语;揭示荒谬时,自然轻松、幽默犀利,如“泥人亦有三分土性,更何况常人”“年轻一代都变得‘佛系’”,等等。

(广州市真光中学 刘伟斯)

非师点评

这是一项有趣的作业,也是一篇有趣的作文,透露出很多值得探讨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以及社会问题。

刘鲲鹏同学对这项作业是不以为意的。因为他认为让人不生气就是要求人压抑愤怒,这是荒谬的,更是对人一生的毁坏。从他的前提出发,他的论述合情合理、论述充分、情绪饱满,有激情、有观点,敢于挑战权威,也提出了更高远的立意,是年轻人虎虎有生气的作文方式。他的观点,也代表了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上很多人的看法,单就作文来看,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

遗憾的是,他的论述前提是有局限性的,带了他这个年龄特有的认知特点,所以得出的结论也略有偏差。

刘同学认为家长为孩子的作业而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只要孩子作业完成不好,家长就有理由生气。不生气,就是压抑愤怒。其实,事情要复杂得多。不同情况、不同心态有不同期待,并不是孩子做不好作业,家长就一定要理所应当地生气。提出“21天不生气”这项作业的老师,想要提倡的恐怕绝不只是压抑愤怒,而是更深、更广的家庭和谐问题与个人心理问题。

从科学心理学层面来说,与“情绪”二字更好的搭配是“疏导”或是“调节”,而不是“压抑”或者“控制”。家长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成绩之上,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心态放轻松一些,把孩子在自己人生的重要性降低一些,为孩子作业这种小事生气的概率一定会低很多,而其中的心理机制绝不是压抑。

我觉得,以“21天不生气”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作业,实在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这项作业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教育的不是仅是孩子,也是家长。孩子有行为问题,家长也要自省;对孩子有要求,家长也应该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心理疏导,不仅要面对孩子,也要面对家长。这么多有益但现实中常常被忽略的观念,被这位老师以这样一种有趣的方式提出来,我给这位老师和这项作业点赞。(专栏作家、阅读推广人、花城出版社编辑 麦小麦)

新闻推荐

写下思念寄往“天堂”

“亲爱的妈妈,我们现在都很好。弟弟去年还有了孙子,你在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4日上午,广州市民政局等单位举办了“感念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