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公里绿道 串起市民幸福生活 广州绿道已串联起500多个景观和景点,覆盖全市7000多平方公里

信息时报 2019-04-05 01:19

航拍增城鹤之洲湿地公园绿道。增城绿道串联村庄56个,农家乐69家,仅2018年春节期间增城绿道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小朋友在临江大道的绿道上骑行。 数读广州绿道

3500广州绿道里程长,3500多公里绿道串联起500多个景观、景点。

7000广州绿道分布广,覆盖全市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贯穿城乡,绿道类型多样,引领市民健康休闲,低碳出行。

1000万广州绿道功能强,服务人口超过1000万,实实在在发挥绿道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促进经济、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90%广州绿道评价好,自绿道建成运营以来,迎接八方游客,广受好评。民调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绿道提高了广州城市形象。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穗林园宣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享林泉之乐。”

2010年至今,广州已建成3500公里绿道网。这些绿道贯穿山、水、田、林、园,涵盖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等多种类型。如果想体验休闲生活,可在都市低碳、珠水晴波类绿道中选科城锦绣绿道、二沙岛绿道等;如果想品味特色文化,可在风情文化、亲子优选类绿道中选东濠涌和荔枝湾的绿道;如果想感受自然山水,可选择一河两岸、滨江湿地、湖光山色、森林氧吧类绿道,如蕉门河、海珠湿地、白云湖、花都湖、大夫山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

绿道,将绿水青山串联起来;绿道,让市民出行、休闲、健身方兴未艾;绿道,让千年花城焕发新活力。

建设串联绿水青山,服务市民“叹”慢生活

广州绿道的建设始终与广州经济发展的步伐紧密相关,遵循“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原则,结合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自然禀赋,历经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三个阶段,即启蒙阶段、建设阶段和品质提升阶段。

2003年,广州开始开展青山绿地工程等生态建设,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态质量大幅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2008年广州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生态景观林带,拓展林带功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建成自行车健身径80多公里,是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

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要求, 广州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全力推进广州绿道建设。布局上,规划了流溪河、增江、芙蓉嶂、天麓湖、滨海、莲花山等6条主干绿道。串联广州最好的山水、田园、历史人文景观,并向城市社区和村庄延伸,形成“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格局。标准上,始终对接国际标准,持续邀请国际交通研究所等机构进行技术咨询,率先提出“增绿、配套、成网、标识”的绿道建设四要素,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上,把绿道建设与花园城市建设、青山绿地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近几年来,广州的绿道建设主要在增量提质上下功夫。一是完善网络。进一步结合公园绿地、主题花园、滨水湿地、森林公园、慢行系统等,适度新增绿道里程,优化绿道布局,逐步形成以公园绿地为点,以绿道为脉,连点成片,互通互融的生态网络体系,服务市民“叹”慢生活。二是提升品质。在城市中央,绿道两旁,加花、加景,加内涵,新增30万株主题花树,彰显花城特色,同时在交通慢行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开展绿道缓跑径建设,为广州绿道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绿道内涵、拓展绿道功能,深受市民喜欢。三是强化管理。严格执行三级巡查制度,充分利用数字绿化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热线、网络等形式扩大绿道监管范围和监督力度。用绣花的功夫管好绿道,给市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效益极大改善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截至目前,广州共建成绿道3500公里,占全省绿道总里程近20%,位居全省首位,效益明显。生态效益,据测算,绿道沿线绿化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59万吨,释放氧气44万吨,对保持城市碳氧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环境效益,绿道增、改绿1.5万公顷,极大地改善了绿道沿线的自然环境。调研结果显示,92.3%的受访者认为绿道增加了绿地面积,改善了休闲环境;94.6%的受访者认为绿道改善了城市景观和城市道路环境。经济效益,如增城绿道串联村庄56个,农家乐69家,带动旅游从业人数上升,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仅2018年春节期间增城绿道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同期增长20%。

广州绿道建成运营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先后获得国际“可持续交通奖”“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调查结果显示,91.6%的受访者表示绿道提高了广州城市形象,83.6%的受访者认为绿道具有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价值,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市民高度认可的民心工程。

健康滨江绿道缓跑径,备受市民喜爱

2010年开始,广州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自然格局,全力推进绿道建设,涵盖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等多种绿道类型。增江绿道代表郊野休闲,花城广场绿道有大都市情怀,荔枝湾绿道有历史魅力,大学城环岛绿道以运动为特色……

2017年,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广州市启动了把绿道与市民的健康需求相结合的绿道完善计划,优化绿道线型和运动环境,形成市民喜爱的滨江绿道缓跑径。“A线,3400米,消耗180千卡”。缓跑径上,清楚地标明了距离及运动强度,红色的塑胶跑道吸引了众多跑步爱好者,“跑道专业,让运动者心中有数”。

2018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成广东省首批智慧型多功能绿道驿站,集零售、阅读角、急救站、科普园等功能于一体,融合了国际化、科技化和人性化。

创新“云道”串联8大公园,或在2021年建成

目前,广州绿道已经串联起了500多个景观和景点,覆盖全市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1000多万市民因此受益。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拓展绿道功能,提升绿道品质,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继续创新绿道形式。以市民体验感为立足点,打造一条可游可赏可玩的钢结构无障碍步道——“云道”,串联中山纪念堂、越秀公园等八个公园,通过空中步道联通断点,实现从中山纪念堂直达白云山。据透露,中山纪念堂直达白云山“云道”或在2021年建成。

二是多形式布局建网络。结合城乡实际,形成网络。难以成网的区域采用点状分布、点线结合的布局。对市区主干道逐步提升自行车道和慢行道标准,提高绿道在中心城区的贯通水平。三是贯彻“在景区中建绿道,在绿道中建景区”思路,建设和提升质量高、配套完善、功能明确、接驳方便、使用率高的绿道。

新闻推荐

广州交警依托大数据平台 一年来已行政拘留 49名违法“买卖分”人员

羊城晚报讯记者付怡、通讯员交宣报道:近年来,广州交警依托智慧交通系统、DG大数据平台等手段,持续打击“买卖分”违法行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