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唐的可惜与可喜
□徐南铁
方唐80岁了,拿出160多幅作品举办了书画展。
在开幕式上,方唐作了发言。很有意思的是,他不像一般人那样在这种隆重的场合说一些客套话,或者叨念自己的创作经历,也没怎么说自己的作品。他谈的是宇宙、科技、机械人、未来等等。来宾中可能不少人会不明白,方唐何以在书画展上谈这些。我却知道,这就是方唐,是我熟识的方唐。
方唐上个世纪80年代以漫画闻名于世,获国内、国际许多奖项。在广州,他的漫画伴随着《羊城晚报》几乎家喻户晓。他的作品以思想力量见长,这种内涵成为他的风格。比如他的获奖作品《欲》,画的是一个人为了能够摘到树上的果实,不惜把自己的头颅垫在脚底下。当下社会这种只求获取而放弃思想、不要尊严的现象很是普遍。这是人类社会关于物质和精神的二律背反。方唐用诙谐的漫画语言批评社会,考察世道人心,同时揭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中重物质、轻精神的误区。“方唐”两字,在粤语中与“荒唐”同音。当年他取这个笔名,不知道是不是立志要调侃、批判这个世界的种种荒唐?
方唐的深刻和锐利比比皆是。在《人与神》这幅漫画中,人在雕塑神像,神像同时也持手锤和凿子雕刻着人。哲理含义丰富,可以有多重解读。《今天没有新精神》则以头顶上装天线来讽刺亦步亦趋、无所作为的官员。这样的漫画在方唐作品里很多,构成了人们熟悉的深刻、锐利的方唐。
但是方唐关心的不只是世俗社会现象,他似乎越来越有兴趣于人类的大命运,有兴趣于时空的深邃,有兴趣于人类命运与时空的交错,并由此关心科技在人类未来的发展和作用。关于这些方面的思考,方唐不但体现在画幅里,还写了不少文字。
也许因为漫画名声太大,淹没了方唐的文字,一般人大多没有注意方唐的文章。他的文章像他的漫画一样布满思想锋芒。不过更令人惊叹的是,文章中充满关于宇宙、神灵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琢磨和思索,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别具一格的评说,表达他对时空意义的追索。
2013年,当时我主编的杂志《粤海风》曾经刊登他的一篇《半窗夜话》。文章由一些思想短章组成,比如:
人是宇宙大爆炸后最具灵性的产物,每个人都是奇迹中的奇迹。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利和思想、行动的自由。
据说神给每一个人安排了一套命运,人在按这个命运的“剧本”演戏。神在观看60亿人演出已知“结局”的戏,多么无聊!如果我是上帝,就让人们即兴表演,那才好看;神应是聪明的,不会干安排命运这种蠢事。
后人类可以数据形式存在,可以通过电波、光子和粒子传送而在另一个星球出现。所以,后人类已近于传说中的“灵魂”。
这些思考断片,与方唐的漫画同构,体现了他活跃的思维,也体现了他思考的深度。同时,也体现了这位老艺术家的人文关怀。
方唐近年已经不再创作漫画,据说与一次漫画评奖有关。评委们已经将他的作品评为一等奖,最后公布时却被拿了下来,其原因与作品的批评锋芒所指有关。这当然使方唐非常不快。这并不是简单的关于“奖”的问题,它触及到讽刺性漫画的本质意义,动摇了讽刺性漫画艺术生命的存在。
我们不能简单认定,就是这一件事让方唐“金盆洗手”。讽刺漫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一直摇摇晃晃走在式微的路上。因为芒刺总没有花朵的温柔可爱,所以方唐所遭遇的评奖事件,也算是一种必然。如今,就连漫画这个称谓都渐渐被“动漫”归并和替代。社会正在偷偷地告别方唐的时代,告别讽刺漫画的时代。
说方唐可惜,是为他搁下漫画之笔而可惜,为他的漫画才气可惜。但这实际上是漫画界的可惜、社会的可惜。没有了方唐的漫画艺术,现实难免多了一丝寂寞。
方唐不可能放下笔,就像小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歌喉。如今的他几乎每天都待在工作室里写写画画,中午也不回家。他画马、画山水,或为乡贤造像,也画仕女图,总之仍在以笔墨挥洒才华。他的一些小幅水墨勾勒世态,如《万历十五年的社会状态》《出巡图》等,类似文学的随笔或戏剧的小品,仍承接过往,保持着讽刺漫画的精神内核,只不过更加随意和松弛。
据他自己说,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是进行一番“思维体操”。想必那是一种神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精神状态。他的操练是放纵,在放纵中保持头脑的活跃。
他给我看他的一份手稿,活泼的思维跃然纸上——
摄影、影视、星体运行、宇宙演变,都可以还原为数据。基因也是一种数据,通过数据解码,必将出现人造生命。神也是一组数据?
独立思考,是人的最大乐趣。完善的人应用自己的脑袋而不是用别人的脑袋进行思考;不做别人思考的奴才。
方唐不再创作漫画委实可惜。但他依然在画,思维依然活跃,漫画精神依然在他内心闪光。这又是可惜之中的可喜。
一个艺术家,当他的生命力量已经成为财富,曾经丰富了这个世界,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他就耸立在那里了,至于几等奖,对历史长河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东西。
本版制图/黄艳玲
新闻推荐
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下称“投资年会”)于4月2日—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投资年会以“广州:老城市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