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 采用“遗体面部数字建模系统” 助意外身亡者更有尊严地告别世界
据悉,广州市每年均有因交通、火灾、高坠等意外造成面部不同程度受损的遗体。对此,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探索将现代科技引入殡葬行业,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
“以往的遗体修复工作主要由整容师手工完成,借助橡皮泥、石膏、油泥等材料进行修补和重塑,耗时较长,效率不高,与传统的人工修复效果相比,3D打印修复技术更加快捷精准。”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称。
据悉,该项目由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合作推出,借助“遗体面部数字建模系统”,将面部平面照片录入电脑,通过建模系统自动生成人体面部三维立体图,连接3D打印机打印生成面部模具后,整容师采用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后期加工化妆,能够较准确、高效地还原逝者面部轮廓,达到逝者生前的“自然状态”。
“3D打印的脸部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逝者的照片直接进行3D建模,然后用全彩光敏树脂直接打印;另一种则是先通过塑料打印出模具,再通过石膏倒出阴模,再通过注入硅胶倒出阳模,最后进行纹理修饰和植入毛发制作而成。”在广州市殡仪馆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里,22岁的女生小于介绍道。记者了解到,两种3D打印耗时都在1个星期以上。其中,全彩光敏树脂打印时,对建模要求更高,前期准备耗时更长;而硅胶制作时后期加工则更耗时。“相比之下,全彩光敏树脂的材料更硬,硅胶制作的则更有触感。”小于说。
广州市殡仪馆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里,十多个3D打印的模具呈现在展览柜中,工作人员也在持续探索着3D打印的每个流程。让人们想不到的是,这些模具并非来自逝者,而是殡葬服务中心的各位工作人员。
“为了了解更多不同的面部情况,我们轮流做模特,至少有十多位同事都被我们做过模型。”24岁的工作人员小刘说。在约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不仅掌握了3D打印设备的使用,还在遗体修饰方面有更多进步。
与一般的3D打印不一样的是,小刘和同事们在工作时,只能基于普通的平面相片进行3D建模,其中难免存在偏差。“其实刚开始最难的是做鼻孔,我们之前将更多精力集中在眼睛、嘴巴和鼻子上,对鼻孔的关注不够,没想到鼻孔的一点点不准确都会让整张脸看起来不像。”小刘说,“其实学会使用并不难,难在要做得像。”此外,由于平面图片上无法体现颧骨的凸起程度,他们也得不断调整3D模型,最终才能制作出接近真实的模型。
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已试运营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表示,目前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已掌握3D打印技术在遗体方面的应用,有需要的市民即可直接向工作人员提出需求,协商使用该技术。“目前广州尚未有价格标准,但北京、上海等地在1~2万元左右。”相比此前用油泥、石膏等进行遗体修复,该价格并没有贵太多。李志坚表示,对于因交通、火灾、高坠等意外造成面部不同程度受损的遗体推出该个性化服务将更好地慰藉逝者家属。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全媒体评论员张涨【人物】坚持十年为老人拍照的摄影师【故事】“看镜头。微笑。非常好!”在摄影师充满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