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两大试点示范区对接港澳规则 广州启动营商环境“2.0”改革
本报记者杜弘禹
当前,不管是顶层部署还是地方实践,营商环境改革再次释放出提速信号。
4月1日,广州官方消息称,近期该市已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将实施营商环境2.0改革。新政共涵盖43条任务举措,强调聚焦企业和群众最关切环节,打造1个全国领先的“智慧政务”平台、争创2个走在前列的国家级试点示范区域、推进10大重点领域营商环境攻坚工程。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北京和上海也都推出各自营商环境2.0版改革政策措施,深圳虽然没有直接动作,但亦强调营商环境改革要再深化。北上广深是中央明确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城市,四城统一的步调表明,一线城市当前正寻求更大营商环境改革突破,这也被认为将继续引领地方实践。
具体思路上,此番北上广深均希望加速新技术与政务服务融合,以及与此结合的更大力度的政务服务改革,以优化行政效能,切实提升企业办事的便捷性,并均有明确目标。比如,广州提出6月底要基本实现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此外,4城还均明确在开办企业、水电气接入、施工许可、纳税等重点环节大力为企业“松绑”,比拼效率与速度。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亦针对营商环境改革强调,要从“减”字入手促进简政。
两大试点示范区域衔接港澳规则
从去年以来,广州不断强调要“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并仅隔半年就迅速将营商环境改革政策迭代升级。
据广州发展改革委表示,随着《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的正式出台,该市将在巩固提升此前营商环境1.0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实施2.0改革。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平凡分析,广州有着较强的营商环境优化动力,作为一线城市和省会,广州的改革需要走在全国前列,以持续吸引投资等。技术层面上,未来国家将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广州也需要迅速升级营商环境改革政策举措,以增强自身在一些指标中的表现。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广州需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重塑发展优势,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需要借此增强承载力和功能地位,以把握发展机遇。
广州在《若干措施》中明确,要争创2个走在前列的国家级试点示范区域,二者要在营商环境改革探索中先行先试,并且均指向粤港澳大湾区,强调对接港澳规则。
一方面是推动广州高新区(黄埔区)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对接港澳投资贸易规则,率先建立开放互通的区域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要素,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
另一方面是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片区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特区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推进与港澳商事制度、行业监管、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标准规范和做事规则有效衔接,为促进内地对接港澳及国际营商规则探索可复制推广经验。
事实上,这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大重要内容。稍早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时也强调,要发挥香港、澳门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2.0和1.0的最大区别就是突出了与港澳的规则对接,也可以说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现在有更清晰的突破点。”彭澎说,这也将是广州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巨大优势,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改革动力,而港澳作为营商环境全球领先的地区,则为广州提供了诸多经验。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个被广州寄予厚望的试点示范区域近年均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有突出表现,一些探索处于全国领先,拥有较好基础,如黄埔今年在机构改革中突破性地设立了营商环境改革局。
林平凡分析,二者各具差异化的优势和探索方向,南沙叠加多重政策优势,特别是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本身就是全面对接港澳的重要平台;黄埔则叠加了若干经济功能区,经济密度高,利于探索经济发展与转型与国际营商环境的配套。二者相辅相成,将提供更系统的改革探索和经验积累。
一线城市加速改革
广州并非孤例。今年1月和2月,北京和上海也都推出各自营商环境2.0版改革政策措施。深圳虽然没有直接动作,但是4月1日刊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中,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专门谈及营商环境并表示,尽管当前深圳营商环境全国领先,但改革还要再深化。
更进一步看,四大一线城市不仅步调统一,具体思路和部署上也有共性。最为突出的一个是,均强调加快新技术与政务服务融合,如“智慧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并提出配合以更大力度、更深入的政务服务改革,以优化行政效能,切实提升企业办事的便捷性。
比如,广州提出,要在“数字政府”建设框架下构建一个全国领先的“智慧政务”平台,实现政务数据高度共享、涉企审批事项高度整合、政务服务各环节与所需数据高度对接。
上海营商环境深化改革亦强调以优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推进“一网通办”,将实现政府部门公共数据100%归集、按需100%共享,让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进一网、能通办”。
北京的营商环境改革“9+N”政策2.0版”则明确,今年该市要优化升级“一网通办”,推动“网上可办”转向“全程通办”,并将在移动互联网上依托“北京通”APP,推出100项“掌上办”事项,制定119项“最多跑一次”纳税业务清单和办税指南,让企业和公众办事需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
林平凡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新基础工程,技术加持能解决过去制约改革的诸多问题,极大优化政务服务水平,而北上广深作为发达城市,具备较好的技术、人才资源,经济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也较强,四城的率先探索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则表示,减少不必要的审批可以让权力给市场“腾位”,让企业在市场中放开手脚,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从而拉动有效投资的增长。
新闻推荐
广东建设报讯记者冯雪琪、通讯员穗规资宣报道:广州最大的人工湖白云湖周边将崛起28平方公里的数字科技城。近日,《白云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