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观音山与仙姑文化

增城日报 2019-04-01 06:39

全国以观音山命名的山有很多,山上有观音像的就更多了,比较闻名的有东莞观音山,远一点的有厦门观音山……也许我们还不知道,在增城,也有一座观音山,只是没有观音像,初听此名可能还有些陌生,且看下文分享。

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有关八仙的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延续至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何仙姑是最晚进入八仙的成员,也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

相传何仙姑原名何素女,父何泰,母吉氏,增城小楼人,生于唐武则天年间,距今1300多年。关于何仙姑的身世,历代各种传说很多,据记载,因其经常手持荷花且八仙中唯一的女性,被雅称“何仙姑”。

何仙姑得道成仙后,后人筹建了何仙姑家庙,世代奉祀。何仙姑家庙坐落在观音山脚下,庙规模不大,香火很旺,当地香客、远近善信都慕名前来进香叩拜。

何仙姑家庙每年有两大节庆,一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七为何仙姑诞,二是农历八月初八为何仙姑得道日。这两个日子,一拨又一拨善男信女扶老携幼驱车前往何仙姑家庙添香许愿,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事事顺景。

“千年履迹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何仙姑家庙始建于唐朝,历经沧桑,至今已有上千年。门楣上五个苍劲的隶书大字“何仙姑家庙”,乃“粤东三子”之一清代作家黄培芳所题。

家庙正堂供奉樟木雕塑的何仙姑端坐莲花台,手持荷花像。家庙内有一口天花井——“仙姑井”,传说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

何仙姑家庙正前方,整齐摆放着四个偌大的铜制香炉,香炉上青烟缭绕绵延。家庙前有颗许愿树,吊满了信徒们的虔诚。

何仙姑家庙前是八卦广场,八卦是中国道家文化的象征,故此,何仙姑家庙已成为道家活动场所,增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公路登观音山,新修建的大门设在小楼敬老院旁,青砖围墙上描金的“观音山”三个字特别醒目。

半坡上立有一块大石碑,刻有“何仙姑森林公园”;沿公路继续往上是何仙姑家祠,公历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三,适逢春节,前来何仙姑家祠进香祭拜的人们络绎不绝。

何仙姑家庙背后的山丘上种满了桃树,命名为“仙桃园”。沿石阶登山,两旁尽是桃树,今年的桃花开得较早,桃树挂花稀稀落落,已长出鲜嫩的绿叶,但我能想象,桃花盛开时节,仙桃园满树桃花,满园桃花斗艳的浪漫图景,来年,我一定要赶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虽花期虽过,还是有不少游客在桃树林中留影。

再往上,气势恢宏的方塔巍然耸立在观音山顶上,与仙姑钟楼遥相呼应,钟楼内有一鼎5000斤大铜钟,撞木已上锁,很多游客未能如愿撞响。

宝塔有十一层高,登塔大门关闭,碑文介绍是日本友人山冈容治捐建,碑文书有:祝世界和平人类丰乐,祝中日友好天长地久。

站在宝塔观光平台上,美丽的增江如一条玉带穿城缓缓流过,哺育着沿岸的人们,远远望去,两岸绿荫婆娑,田园交错,好一幅山水田园画卷,真乃“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山脚下是何仙姑文化广场,何仙姑雕像立在广场中央,体态雍容,神态安祥,目顾四方,护佑着这片青山绿水。这里便是今天的小楼镇,小楼也因此被称为“仙姑故里”。

何仙姑家庙前,路边人头如涌,当地老乡摆卖着菜心、番薯、干菜、龙眼干、荔枝干、腊味等土特产,当然也少不了小孩们喜欢的玩具和农家小吃。

仙姑文化,千年传承,阅尽沧桑的何仙姑家庙以及流传的仙姑民俗文化已成为当地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已然成为一种精神寄托,何仙姑家庙前那棵坠满信众愿望的许愿树便是最好的佐证。

而小楼,通过打造何仙姑文化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百姓也因此走上了小康之路。也许,何仙姑传说只是一个传说,但源远流长的历史、不断演绎发展的何仙姑文化已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增城特色民俗文化名片,深厚而斑斓。

观音山也因何仙姑而闻名……

新闻推荐

仙村镇狠抓源头减污

本报讯(记者龙永辉)3月30日下午,仙村镇召开源头减污挂图作战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仙村镇从会议结束后起在辖区范围内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