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表现、抽象三展并置呈现当代油画“解域”力量
郭祖昌 《世相考古NO.1》陈子君 《空山NO.4》刘可 《飞》说起提名展,人们往往会对获得提名的人选好奇不已,想了解他们何以能够脱颖而出。近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的“广州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提名展I:解域”展出了三位来自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郭祖昌、陈子君、刘可的作品。上个月,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已赴德国肯普滕美术馆展出,这次,又分别按照具象、表现、抽象的语言取向分布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三层楼。
本次展览是如何建立内在逻辑的,他们的作品又体现了怎样的突破?提名展又能为广美带来什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展览的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源起:
以提名促进广美艺术创新
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努力推进对于中青年教师研究和创作的支持,“中青年教师学术展览资助计划”便是其中一项举措。该计划的第一回评选出了刘可、陈子君、郭祖昌三位教师,本次展览就是此次计划的实施,“在三位艺术家赴德国肯普滕美术馆举办展览后。此次以全新的布展方式在广州展出,着重在学院体系的建构中审视其艺术的探索。”展览总策划、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说道。
那么展览为什么以“解域”作为标题?对此,胡斌表示,“解域”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和加塔利著作里的概念,意指被层化、界域化、组织化的系统还包含着解域之线,并由此不断逃逸而产生新的联结。这三位艺术家恰好来自广美油画系不同的工作室,正好对应了抽象、表现、具象的三种表达,但又远非如此简单,他们以各具特点的艺术实践拓展了自身工作的向度。通俗来说,就像莲藕和竹子的根一样,他们身处在一个系统中的不同节点,由这些节点又会产生不同方向的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以区别于常规联展的三展并置形式来呈现,“这三个个案恰好都来自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组成各自独立却又有机相连的"三个展",正体现了油画系在面对个性表达与教育规律、学院教育与社会进程的关系时的开放性思考,也反映出学院在艺术流变中所承担的思想交锋的实验场作用,”范勃希望,这样学术提名的方式,能够一届届地推进学院教师当中的多样化的新兴艺术实验,让植根于学院基因的积淀在师生中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并聚合成一股更具文化辨识度的精神力量。
郭祖昌:荒诞幽默的社会“考古”人
艺术家郭祖昌本次的个展以“世相考古”命名,旨在展示艺术家对于世态百相的视觉“考古”。“标题中的"考古"从文字表面上是看对历史文物的挖掘,其中更深次的含义则可以从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角度去理解,意味着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所以郭祖昌作品中的考古其实也是对于人性、人间百态一种考古式的考察。”胡斌说道。因此,在展览中,除了郭祖昌擅长的人物肖像画创作,还出现了依据历史旧照片进行描绘与改造的画作,在作品中,郭祖昌将图像符号转变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视觉作品,以个人的逻辑视角,呈现出对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与展览同名的作品《世相考古NO.1》为人物群像画,“在这幅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有正在烹饪的厨师、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和吹着唢呐的乐手等,这些人物在一个画面当中,很难构成一个我们一眼看上去就能明白的故事,人物的组合不是很兼容,有很多冲突性的元素,这也正是郭祖昌的表达风格,他往往在创作中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人物的形象,但在画面情节的设置上面注入荒诞、夸张的成分,画面中的人物之间没有现实生活的语境联系,但却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以此来给予观者广阔的思考空间。”
由此看出,作为以具象语言的探索作为表征的艺术家,郭祖昌主旨不在于所谓精确的再现。他的写实人物强调的是动势、表情和意韵的跌宕,一个个具象而夸张的形象透出独特幽默的精神。他沿着这种戏谑而深入的刻画连接起带有时代表征的“色谱”,并传递出隐在的力量。
陈子君:追随内心,“叩响”理想之境
从《恶女十忙》里的张扬个性,到这次展览作品《空山》里理想化的艺术虚境,青年油画家陈子君笔下的视觉图景,充斥着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及创作方式的多极性。她并没有按既有的艺术规律去寻求一种稳定的艺术样式,而是让艺术语言随着心性的变化而自由展开,打破了方法和媒介的区隔,在与记忆“灰烬”的一次次告别中留下思想的刻痕。
“陈子君这次的展览可以说是她告别过去,寻找新的定位一次"蜕变"。”胡斌说道,“学生时代的陈子君在油画语言的表达中属于狂逸型;成为母亲后,她变得温和了,作品里充溢着对生命的爱与敬畏。到了现在,她再次专注于绘画本身,开启了坚定自在的艺术表达。”
本次展出的作品涉及油画、纸本及装置综合材料,艺术家运用跨媒介、多语言将创作对象物化,并通过理想化的艺术虚境来彰显自我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在作品《万物生长》系列中,陪伴架上作品完成的整片地板胶与画作一同出现,“地板胶绘画来自于陈子君偶然一个灵感。她的工作室里铺在地上的胶布,接住了架上绘画的油画材料,还有她平日徘徊的步履,上面各种形态的呈现让陈子君浮想联翩。她把这些胶布剪裁下来,任由思绪乱飞,补上线条和色彩。”画布里“跳出”来的小精灵则与架上作品、地板胶组成了一个整体,是“物与人,人与灵之间的关系的自然生发”。这些小精灵的原材料来自于陈子君的平时收藏的碎布料、旧玩具,她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包裹起来塑造了这些“小精灵”,以此来重新给予它们一种温度,锁定一种记忆。
的确,作为一位善于将自己的感性思维,演化为细腻又随性的图像的艺术家。陈子君这次诠释自然万物的“再度出发”,可以明显感受到她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实现了角色的自由转换,而且在这个转换中,不断突破自我,带给观众一种生活在诗意国度的新情境之感。
刘可:通道中的空间色彩“叠加”
刘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初涉抽象绘画,经由几个阶段性的探索,最终跳脱出造型的既定束缚,将画面回归至极简的色块与线条的叠加,也以此构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代表性的绘画风格。
“在刘可进行竖条抽象创作之前,他的画面与现在完全不同,密密麻麻地充满了某种类似"花布"的细密具象。直到2013年刘可在北京举办个展"条控",他开始转入以不同直线条色带构建画面的实践。”在胡斌看来,刘可以条状色块的叠加构建了一个极具纵深感的错觉平面,不同的颜色的交替使用,垂直排列的色条,色条之间互相渗透,覆盖,叠压,让画面形成一个既有节奏又能保持微妙平衡的空间。“他有点类似在空间里面"建房子",当他用条块进行间隔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分割空间,不同的材料的切割和边缘关系也会形成不同的力量。而如何调控这种力量与秩序,则是刘可持续深入挖掘的方向所在。”
在此次展出的部分作品中,刘可还将“窗”结构的现成品引入平面绘画,从而打开了另一种媒介和空间形态的“通道”。在装置作品《飞》中,刘可在画面中开了一个小洞,洞外是一段展示远方的动态影像,“这样在平面里打开一个口子,等于就有了一个延伸出去的空间,也就相当于在平面空间里打开了一扇"窗户",因此出现了几重互动关系,平面与纵深,静态与动态,近景与远景……这一点也与展览命名为通道相关,有了这扇"窗",刘可便能将绘画、装置、影像这几者的关系连通起来。同时,在其他作品中还有楼梯等诸多类似"通道"的形态,也是展览主题的暗示。”
如此多重的语意,不难看出刘可在条状色块的叠压和分割探索中,为观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解读空间,这也正如艺术家建立于始终如一艺术实践之上的个人体悟:“工作越是单向式,内涵愈丰富。”
新闻推荐
→Cici养的“L哥”和她第一次做的“L哥”羊毛毡头像,这是她的第一件作品。↓金毛犬“逗逗”的羊毛毡塑像。连续两天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