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做小君子、小淑女
“让我闻闻是什么香味?”“用香料做手工太好玩了!”“你看我做的香丸跟老师做的一样呢……”在建设大马路小学的“建香学堂”公开课上,该校二年1班的小豆丁们跟随着广东省国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珀等老师一起动手做暖香香丸。国香文化源远流长,但似乎已渐渐淡出现代生活,通过“建香学堂”首个实验班的成立,国香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同学们也在这进一步认识了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国香实验班上
学生最爱手工课
国香文化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诗词歌赋相生相促,与香药本草养身养性、诗意智慧的生活方式相映生辉。国香文化以其独特的仪式感、诗意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建设大马路小学从2018年9月开始,与国香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了特色课程在小学普及的实践研究,成为国香文化研究中心首个实验校。二年1班成为首个实验班,每周一节的“建香学堂”应运而生,同学们都热切期盼。
校长叶丽诗表示,学校成立“建香学堂”半年以来,看到学生们的变化,他们穿上传统服装后,在优雅环境、悦耳音乐及老师的循循教诲中,不徐不疾,心平气和地端坐品香。一个多学期下来,逐渐感觉到学生们的言语、表情、动作变得谦恭温良、彬彬有礼。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们而言,闻香学礼都是非常新鲜有趣的事。他们最爱手工课,梁熙睿同学说:“动手做香丸、香牌更有乐趣了,而且我们还学到一些生活常识,像香牌发霉了,只要到太阳底下晒一下就可以继续用,太棒了!”除了公开课上制作香丸,此前“建香学堂”还组织家长们参与亲子课制作香牌,这些手工成品,让他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堂内涵丰富
启发学生珍爱生命
同学们在“建香学堂”除了品香识香,还学些什么?广东省国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珀表示,涉及面非常广,除了讲授基础香史、香礼、香料、香品等,课堂内容会结合诗歌故事、四季时节、中国节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香学习,如诗歌分享会、香牌亲子制作、参观香文化展览,让同学们从多方面感受、了解国香文化,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香取之于自然,同学们认识香料的过程中,对花卉、果实等植物的种类有了更宽广的认识,自然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各种味道、功效的香料,使同学们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道理。”王珀边说边展示来自秦岭的野生蜂蜜及全国各地的藿香、丁香、陈皮、桂皮等香料。
课堂上,王珀还渗透了生命教育:“有一节课,我们让孩子做起了闭气小比赛,结束的时候提问孩子,是不是有窒息的感觉?只有打开呼吸之门、嗅觉之门,我们的生命才可以延续,才能闻到世间万物独有的气味,感受到不同生命带来的惊喜,由此启示同学们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香中有礼
“敬雅静洁”有养成
薰香不仅是嗅觉的享受,更有心灵净化和浸润的功效,在讲究“敬雅静洁”中养成谦谦君子、窈窕淑女。
“敬雅静洁”各有含义,“敬”则敬天爱人,懂得尊敬老师,家里的长辈;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雅”则有美好的品德,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有君子之范。“静”则静心思考,认真倾听。“洁”则从内至外保持干净、整洁。
越秀区品德教研员李晓程在聆听公开课后认为,国香课是一次传统文化活化之旅。同学们在上课前行恭敬之礼,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学会人与人之间谦让互助。上课过程中,芳香沁鼻,动手制作,各个感官得到启发。“虽然手工课上同学们可能会非常兴奋、制作的香丸也大小不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都非常活跃地投入其中,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育氛围,在有趣的活动中贯穿大德育理念,让素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
链接
暖香香丸制作手册——
目视五色,耳闻五声,舌尝五味,嗅觉作为五感之一,却一直被我们忽略。香的熏染有助嗅觉开发,同时香味有助于人体健康,或醒神,或助眠,或行血、或理气。在"建香学堂"公开课上,同学们制作的暖香香丸有着怎样的功效?香香老师介绍,暖香香丸以天然本草香药——陈皮、桂皮、肉豆蔻、玫瑰和合而成的暖香香粉与炼蜜揉制成丸状,窖藏30天后可放置在电薰香炉里薰点,香气温润醇厚,尤其适合冬天使用,此外,体质偏弱、虚寒的同学用后也可使身体暖暖的,香香的,美美地。
工序一,炼蜜。
香丸的制作,需先炼蜜,去蜜中水分,然后将香粉入蜜调匀,蜜的作用使香药软化均匀,便于香丸成形。
工序二,揉香制丸。
和好香粉与炼好的蜜混合,搅拌使其均匀成蜜香团,揉制后,将香团分割成条,揉捻成丸状,至表皮有光泽为止。
工序三,挂衣。
在香丸表面进行加工,称为挂衣。
工序四,窖藏。
香丸制成需要收贮,传统称之“窖藏”,30天后可放电薰炉上品闻。
新闻推荐
在今年供地计划上,花都共有7块宅地上市,主要位于新民村、秀全街、花都湖、永利路一带。值得留意的是,去年列入租赁房屋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