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浪漫,跟广州一起变老
易活生物CEO兼创始人、广州“创新英雄”廖玮“网红”漫画家林帝浣广州大剧院总经理助理、原创歌剧《马可·波罗》执行制作人陈睿中国当代新锐电影导演、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副教授卫铁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欧凯明文/广州日报特派博鳌全媒体记者黄蓉芳、申卉
后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技术的产业化需要把技术产品市场运营资本等各个珍珠串在一起,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愿尝试做一根线将大珠小珠串起,化成一串珍珠落在这个玉盘内,而这个玉盘就是广州。
——易活生物CEO兼创始人、广州“创新英雄”廖玮
广州是科技产业化的福地
“唾液可以检测以下哪些项目?一是喝酒脸红不红,二是一个月内跟谁接过吻,三是导致肺癌的基因片段。”一个小测试,顿时拉近了这位科研工作者与现场观众的距离。“答案是一和三,可能对于第三点大家不太熟悉,唾液居然可以检测肺癌基因的片段,是不久前的一个技术突破,依赖于我们易活生物掌握的核心技术EFIRM。”廖玮解释道。
什么是EFIRM技术?廖玮发言中带来的这个新名词让人好奇。他解释,这项技术是他们公司最核心的技术,专业解释就是电场诱导释放和测量,可以直接读取唾液中的基因突变信息,诊断出最常见的肺癌亚型。直白地说,就是可以用一小滴唾液,检测出常见的肺癌,也就是说,从前需要专业人士判断的事情,现在可以交给高科技解决。他说,这项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EFIRM的仪器和试剂盒完全由公司开发完成。“这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完全掌握了基因检测的全套核心技术。”
廖玮坦言,EFIRM技术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非常多的失败,但最终成功开发出一个全新的分子诊断技术——“不同于大公司现在所拥有的技术,它的最大特点不需要对于样本血液或者唾液进行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检测出里面极其微量的分子。”廖玮自豪地说。
不过,一项技术必须通过临床实验的考验,才能称之为实用的技术。他说,研发成功后他们做了大量临床验证和双盲实验,目前已经可以在肺癌的一期也就是最早期检测出来92%的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肺癌。“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人中70%是在中晚期发现,如果广泛使用这个技术,临床实验表明,EFIRM液体活检可以在肺癌I期的基因突变检出率超过90%,远高于第二位的40%。”
“这是生死的差别!”廖玮感叹道。所以,再度面临着如何将技术实现产业化问题的他,选择了广州。2015年,易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开发区成立。“聚集的产业资源、顶级的学校医院、优良的政商关系、跨越国际的地缘优势,使得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发出了从硬件到软件,从耗材到大数据等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目前,廖玮带领着易活生物获得风险投资近8000万元,合作伙伴遍布10个国家40多个全球知名医疗机构。
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活力、伟大与光辉,是我创作的源泉。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跟广州的关系,那就是:如果能够跟广州这座城市一起慢慢变老,将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
——“网红”漫画家林帝浣
跟这座城市一起慢慢变老
2016年11月,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教师林帝浣以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助力节气申遗,惊艳世人;近两年央视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上,美轮美奂的舞台背景同样出自林帝浣之手;而在网络世界,他是文章轻松突破10万+的“网红”画家,被网友亲昵地叫作“小林老师”,用寥寥几笔将带着黑色幽默的当代段子涂鸦成传统水墨画,妙趣横生又直抵人心;他还在联合国总部“开讲”,为水墨漫画走出国门探索道路。在昨天的演讲中,这个“新广州人”推荐起广州的美食和美景,幽默十足。
“我有蛮多称号的,"天河立交宵夜达人""广州酒家霸位小能手""炳胜订位专家""街头牛杂爱好者"……”一开场,林帝浣就将一个吃货对广州美食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看来,广州的美食实在太多,吃多久都不会腻。
在他的眼里,广州的景色也绝不逊色于别的城市:陵园西路的木棉花,既壮丽又梦幻,比日本的樱花更好看;广州珠江两岸夜晚的灯光丝毫不逊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夜景;广州火车东站门口的天河飘绢瀑布,在他看来,比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更激动人心。
“广州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给予我无穷灵感和文化滋养的第二故乡。”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的林帝浣坦言自己早已在广州扎根。他说,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活力、伟大与光辉是他创作的源泉。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他跟广州的关系,那就是:“如果能够跟广州这座城市一起慢慢变老,将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
林帝浣常常笑言自己是个“半路出家”的业余画家。林帝浣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画家,但作为一名中大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才生,他又重返“老本行”了。今年3月起,林帝浣任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客座教授,并负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正在筹建的人文艺术治疗科,以晚期肿瘤、心血管慢病、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人文艺术治疗为切入点,将艺术、哲学与心理学融合,探索慢病医疗的新领域。
“人文艺术治疗是国际医疗的最新领域,国外已有不少深入探索和研究,目前中国尚未广泛开展。”重回医疗和科研领域的“小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马可·波罗》这部歌剧的气质与广州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十分契合,因为“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本身也是一种自信与包容。
——广州大剧院总经理助理、原创歌剧《马可·波罗》执行制作人陈睿
带《马可·波罗》回意大利“故乡”
来到博鳌故事会的舞台之前的48个小时,《马可·波罗》执行制作人陈睿刚刚从意大利罗马赶回广州。
上周五,在罗马举办的中意文化论坛大会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卡洛·费切利歌剧院签署了《马可·波罗》赴意演出的合作备忘录。今年9月,《马可·波罗》将前往意大利热那亚,受邀为卡洛·费利切歌剧院2019-2020年演出季揭幕。
“这将是这部中文歌剧首次走出国门,我们对未来的国际市场充满期待。”广州大剧院总经理助理、歌剧《马可·波罗》执行制作人陈睿说。
从2015年立项到2018年首演,回想起《马可·波罗》的创作历时三年,陈睿感慨良多。这部歌剧的剧本由中国人编写,故事主要发生在中国,作曲却是德国人,导演是丹麦人,舞美是英国人,演员有比利时人、英国人,而他们还要唱中文台词。“作为一个国际团队,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克服语言障碍、消融文化差异和观念的分歧。”陈睿说。
去年4月,广州日报刊登了《要跨越多少难关,才能成就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的报道。陈睿回忆起当时看到报道时“想泪奔”,“作为执行制作人,这个项目从最早的立项一直到最后的落地,每一步我都在跟,中间需要跨越难关重重。主创主演团队时常有文化冲突,沟通协调非常不容易。”
“其实《马可·波罗》这部歌剧的气质与广州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十分契合,因为"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本身也是一种自信与包容。”陈睿坦言。去年5月,《马可·波罗》被列入广州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在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州大剧院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进行了首轮演出,平均上座率超过90%,引发了世界各地高度关注。英国《金融时报》更是给出了四星好评。《马可·波罗》的创作和上演提升了广州的歌剧制作水平,增强了广州在歌剧创作上的号召力和话语权,成为广州文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此次《马可·波罗》赴意大利演出,依然会用中文演绎。陈睿说,最初也顾虑意大利人听意大利语或者别的外语唱的歌剧比较多,观看以中文唱的歌剧还比较少。但她坚持认为,“中文演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我相信,这种自信和包容会被《马可·波罗》带到意大利,带向全世界,期待未来有更多广州原创在世界舞台绽放,有更强广州声音在国际唱响。”
他们(白天鹅宾馆的老员工)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但他们内心真正为之骄傲的,还是那一汪“故乡水”,还是那一盘虾饺的老味道。质朴、奋进,这就是广州人的本色,这是岭南人的品格。
——中国当代新锐电影导演、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副教授卫铁
在广州人身上看到“中国底色”
中国当代新锐电影导演、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副教授卫铁,用一部《厉害了,我的国》打破了中国纪录片的票房纪录,这部恢宏气势与人文情怀兼具的纪录片,讲述了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既展现了大国风采,又叙述了小家故事,掀起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
卫铁在演讲中讲述了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他说,《厉害了,我的国》是由400名工作人员、6支摄制队伍,耗时300个工作日,行程三十万公里打造的呕心沥血之作。
纪录片公映后,卫铁和他的团队又投入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的制作当中。“这次是18个摄制组,一万三千小时的素材,整个工作量提升了六倍,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完成了。”他说,他的目标就是要在最鲜活的基层工作和生活当中发掘出“中国底色”。
“什么是"中国底色"?”卫铁说,他理解,中国底色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共同构成的。他说,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让他感动的广州人,在他们身上,他看到了这样的“中国底色”。
拍摄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白天鹅宾馆的老员工。“他们40年兢兢业业,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传承着广州的传统和文化,为广州人的美好和幸福奉献自己。”卫铁说,尽管身处改革前沿的他们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但他们内心真正为之骄傲的,还是那一汪“故乡水”,还是那一盘虾饺的老味道。“质朴、奋进,这就是广州人的本色,这是岭南人的品格。”
卫铁透露,目前他手头正在准备的两部电影讲的都是广州故事,一部是回到大革命时代的广州,他想通过伟大的革命者展现中国风采、中国气派;另一部是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讲述当代广州一家人的故事。“我坚信,我的镜头下的广州故事,会成为顶天立地的中国故事中精彩的一笔。”
感恩粤剧,感恩粤剧的前辈们,让我在粤剧的舞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粤剧可以没有我,但我不能没有粤剧。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欧凯明
“粤剧可以没我,但我不能没粤剧”
“情难舍身在梨园中,红豆相思泪千行……”在欧凯明的深情演绎下,一曲《粤伶心声》回荡在博鳌海滨的夜空。从上周末在中国发展论坛表演“南国红豆”粤剧,如今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博鳌的舞台上讲述他与粤剧的故事。不过,像这样为粤剧而奔走的生活,欧凯明已经非常熟悉。他笑言,从1980年起,他连续39年在春节期间参加农村春班演出,要比这更加忙碌。而在他的娓娓道来中,让人们看到了他在一次次人生道路的选择中,始终与粤剧紧紧相随。
“无技不惊人,无情不感人。”这是欧凯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这个“情”字,让欧凯明始终专注戏剧、敬畏舞台,也让人们看到了欧凯明对粤剧舞台坚持的初心。当时间的指针拨回30年前,那时他还在广西唱粤剧。“还记得最早学粤剧时,根本还不知道什么叫粤剧,被打哭了两年就知道了。”而当欧凯明刚刚喜欢上粤剧时,演出又变得很少,从事粤剧的路之艰难,甚至让他一度想过改行。“那时候有人找我去拍戏,赚得比唱粤剧要多。”欧凯明回忆道。就在这时,他收到了红线女老师的电报,她亲自来到广西,把年少的欧凯明带到了广州。从此,欧凯明在红线女的门下,继承着马红流派,一直唱到了现在。
“粤剧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是继昆曲之后,我国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项目。在世界各地,有广东人在的地方,就有粤剧。粤剧已经成为海外华侨的乡音。”说起这样的过往,欧凯明充满自豪。他说,粤剧曾经有一个辉煌的时代,叫作“薛马争雄”,但他也深知,随着时间推移,粤剧不比往日的兴盛——剧目还是那些老剧目,观众也还是那些老观众,年轻人不喜欢,怎么办?粤剧要怎么继承和发展下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到,红线女曾告诉他,像《孙中山和宋庆龄》《山乡风云》《家》这些现代戏,一定要紧扣现实生活,贴近当代观众。舞台的设计、音响、灯光,所呈现的效果都需要创新。
受此启发,2007年,广州粤剧院创排了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在全国多个城市演出了600多场。每场演出谢幕的时候,全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虽然有些观众听不懂粤语,但我能看见台前的观众,大多都热泪盈眶。我想,这不仅是在为我们演员鼓掌,也是为粤剧鼓掌。”
新闻推荐
广州拟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力争到今年底全市推动新(改、扩)建30间以上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艳通讯员廖培金李国全)老人更希望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养老,老人的这个心愿或将逐步实现了。昨日,广州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