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公里绿道遍布11区 好山好水点亮花城新活力

新快报 2019-03-27 13:05

■在莲塘春色尽览春色美景。

临江大道绿道上,家住附近的白领小菲每天都会去1.4公里的缓跑径上打卡慢跑;生物岛的蓝色绿道上,做科研的车先生和同事,午后迎着江风散步休闲亦是常态;增江画廊“一江两岸”绿道上,每每周末变身亲子空间……

9年间,3500公里绿道网在广州市内悄然铺成,新的绿色基础设施成为服务民生、让市民享受慢生活的新品牌。生态绿道、郊野绿道、都市绿道,一条条各具特色的绿道,将广州的山、水、城、田、海“连成一体”,带来了宜居宜业的绿色新享受,也带动了无数广州人走上绿色致富之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王飞

绿道串起城市山水田园人文景观

在广州增城增江画廊绿道有一个叫“绿道源”的纪念石静静立在青山绿水间,见证着广州绿道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历史。

2008年,广州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生态景观林带,拓展林带功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

2010年,广东提出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要求。广州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全力推进绿道建设,规划流溪河、增江、芙蓉嶂、天麓湖、滨海、莲花山等6条主干绿道。绿道将广州的山水、田园、历史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并向城市社区和村庄延伸,形成“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格局。

建设中,设计和建设团队未雨绸缪,对接国际标准,率先提出“增绿、配套、成网、标识”的绿道建设四要素,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并把绿道建设与花园城市建设、青山绿地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随着时间的推进,绿道渐渐与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联接起来,绿道接驳到了旅游景点、商业网点、运动场所、办公区域、居民社区……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进入绿道,人们对绿道的需求也日渐提升。广州市的绿道,进入了全面提质阶段,绿道带着市民们进一步“走进”公园绿地、主题花园、滨水湿地、森林公园、慢行系统等。

在城市中央,绿道两旁,加花、加景、加内涵:新增的30 万株主题花树,彰显花城特色;在交通慢行道上,创新开展绿道缓跑径建设,为广州绿道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绿道内涵、拓展绿道功能……

如今的广州市,3500公里的绿道遍布11个区,通过绿道建设与城市花景、花境建设紧密结合,全市新增30万株开花乔木、120处赏花点兼顾绿道沿线分布,花城绿道花开四季;逐步形成以公园绿地为点,以绿道为脉,连点成片,互通互融的生态网络体系,市民无论是上山下海,还是上班居家,都能尽享慢叹绿生活。

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生活方式转变

绿道将广州的好景一一串联,市民在绿道间共享绿色健康慢生活,绿道让千年花城焕发新活力。“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出门见花,推窗现绿,步步有景。

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绿道建成运营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广州绿道先后获得国际“可持续交通奖”“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多次参与国际交流,展示生态文明低碳出行践行成果,近十年连续高居民生工程榜首。

随着绿道的增加和提质,广州市民的幸福感也随之提升。有调查显示,91.6%的受访者表示绿道提高了广州城市形象,83.6%的受访者认为绿道具有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价值,并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生态环境方面,绿道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测算,绿道沿线绿化一年能吸收二氧化碳59万吨,释放氧气44万吨,对保持城市碳氧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绿道增、改绿1.5万公顷,极大地改善了绿道沿线的自然环境。调研结果显示,92.3%的受访者认为绿道增加了绿地面积,改善了休闲环境;94.6%的受访者认为绿道改善了城市景观和城市道路环境。

另外,绿道提升绿地系统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生活方式转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如增城绿道串联村庄56个,农家乐69家,带动旅游从业人数上升,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仅 2018年春节期间增城绿道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20%。

新闻推荐

永宁街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除隐患

本报讯(记者钟迪扉通讯员黄金梅)3月23日至24日,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永宁街对该街辖内的工业园区、加油站、烟花爆竹经营部等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