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中概股财报显示,助贷业务成新增长极助贷成为互金转型主流?前景堪忧

南方都市报 2019-03-26 06:36

作为美股财报季的收尾大戏,金融科技中概股的成绩单出人意料。除了营收、利润的整体上升外,在已公布2018年财报的6家公司中,助贷业务均表现出高速增长,这个共同点格外引人注目。逐步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比例,为金融机构提供助贷服务,成为网贷转型大趋势。然而盲目转型助贷,对资质不良的网贷平台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同时,尚未实行牌照制管理的助贷领域,多种“兜底”式的灰色操作也渐渐浮上水面,潜在风险巨大。

A

持牌机构入场增资且增信

从美股互金中概股已公布的成绩单来看,金融科技公司的营收、利润成绩似乎没有受到去年监管政策收缩的影响。部分公司业绩的大涨,与助贷业务的增长息息相关。平台资金来源的重心由个人投资者转向持牌金融机构,成为一大共性。转型为金融机构的助贷机构,一时成为主流。

其中,机构占比最多的是以借条为核心产品的360金融。财报称,2018年四季度有超过78%的资金来自于金融机构。其次是乐信,该公司CEO肖文杰表示,目前乐信已与超过100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近70%的新增借款资金来自金融机构。

至于去年屡经风波的趣店,也有“弃大白转助贷”的趋势。乐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了助贷业务的成绩,宣称新增了19家机构资金渠道,合作持牌金融机构扩充至99家,贷款余额一半来自合作机构。而过去以纯P2P业务著称的老平台拍拍贷,最新的运营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一月机构资金占比已达到35.1%。信用卡代偿领域头部平台小赢科技,目前则约有15%的资金来自机构,预计2019年也将达到40%左右。

从官网发出的财报摘要来看,各互金公司今年也不约而同选择了将助贷业务以及与机构资金的对接成果作为宣传的重点。乐信因其资金渠道优势,瑞银最新发布的分析师报告中还将乐信目标价调高至16.1美元,给予“买入”评级。资金方的稳固不倒,不仅给互金公司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也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平台增信的一个方式。

B

做流量的二道贩子,没有前景

对接机构资金、向助贷机构转型,符合2019年初《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下称175号文)提出的方向,即“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问题在于,P2P网贷平台转型成为助贷机构,是否长久之计?

实际上,P2P转型做助贷,有其能力上的薄弱之处。比如获取机构资金需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助贷业务的成本主要由资金、营销和不良贷款三部分构成。一家美股上市头部平台负责资金对接的业务经理告诉南都记者,“资金成本每家平台都不太一样。对于大平台而言,银行的资金成本在7%-10%之间,消金公司和信托一般在10%-13%之间,而小平台的成本就会更高了。”资金成本高企,自然会成为小平台转型助贷的障碍之一。

广州互联网协会副会长、融资易CEO徐科飞也对南都记者表示,当前中小银行对助贷业务的准入门槛并不低,加上近来监管对助贷行业的规范亦是步步紧趋,助贷的获客成本随之上升。一些助贷机构在扣除融资成本、运营成本、坏账拨备、获客成本等开支后,几乎不赚钱。而助贷业务头部平台我来贷副总裁、个人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莉也向南都记者指出,“是否有成熟的运营获客经验,在流量趋贵的今天,如何把控获客运营成本成为助贷平台的分水岭。

这也说明,若互金平台缺乏获取低流量成本的能力,转型获客导流平台只会加大经营负担。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南都记者补充指出,“P2P平台缺乏原生流量,转型做助贷机构不具有差异化竞争力。在存量借款人资源挖掘干净后,最后很可能陷入买卖流量的困境,做流量的二道贩子,没有前景。”

C

“助贷兜底”?默而不宣的灰色操作

转型助贷的另外一大不确定因素在于,平台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风险,尚不明晰。

2017年12月发布的现金贷新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但在实践中,“助贷兜底”在某些形式的助贷合作中,仿佛已经是合作双方默而不宣的抽屉协议。

目前,与机构资金合作“兜底”的方式最常见的有,引入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或与保险公司进行履约险承保;另外一种是和信托公司合作,成立集合信托计划募资或对接其他资金方。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向南都记者解释称,“信托机构通常也会要求助贷平台认购劣后级信托份额,并要求其提供担保、差额补足等义务来规避风险,变相实现坏账兜底职能。”

受访的几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助贷兜底”显然不符合当前监管的要求,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承诺兜底,这项业务便成了一项固定收益业务,而非需要承担信用风险的信贷业务。这不仅使得助贷业务的真实风险被人为掩盖,还令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淡化乃至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风控责任,全部甩给助贷机构,这反过来又提升了风险。长此以往,如果助贷业务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占比中越来越高,而金融机构又远离核心风控环节,最终将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熊润淼

实习生黄桂煊

新闻推荐

种植牙,技术是保障! 疑难种植专家周磊教授亲诊,全城限额征集30名疑难种植病例

专题俗话说:“健康是福气!”口腔健康关系全身健康,没有一副好的牙齿,不仅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我国...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