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饼印:五代人坚守盼传承

广州日报 2019-03-22 04:19

正在制作饼印的余兆基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侯翔宇摄影报道)全家团聚,吃上一块甜美的广式莲蓉双黄月饼,是所有广州人过中秋节的念想。留在“吃货”记忆中的,除了唇齿间的余香、馅料的甜美,还有一样容易忽略,却同样弥足珍贵的——饼面图案。

“猪笼入水”“醒狮迎春”……这些图案都由模具压出,广州人称模具为“饼印”,如果没有月饼木饼印,就没有广式月饼。余兆基是广州仅有的手工饼印制作者,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将饼印制作技巧传下去。

“守艺”43年传承基业

在过去,一副精巧的饼印经常引起各大饼家竞相采购。而如今机器代替手工,模具生产进入标准化时代,手制饼印成了亟待保护的民间手艺。

20世纪中期,制作手工饼印的一共有四家之多,如今就只有余兆基还在坚持。谈及自己43年的饼印生涯,余兆基并没有觉得枯燥,他对饼印制作有着一如最初的热忱。

走进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余同号”三字招牌映入眼帘,其中的“同”字代表着百年前的同济年号:原来早在1856年余同号便已首创,到余兆基已是“余同号”饼印铺的第五代传人。

起初余兆基并没有想到,做手工饼印会成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十五岁那年,还在读初中的余兆基放学回家,看到桌前的爷爷正俯身镌刻,不想让爷爷太劳累他便上前帮忙。

此后,爷爷和爸爸开始将各种手工技巧的核心教授给余兆基,在课业外的时间,余兆基便一门心思沉浸在小小的木桌前,踏实磨炼技术。

改革开放前没有个体商户,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余兆基和父亲、爷爷才在大新路上承包下一间店铺,领取了营业执照,挂上了“余同号饼印木器店”的招牌,延续家族的手艺。

十几年技艺打磨只为精品

从初学到熟手,手工饼印的技法需要十几年打磨。“做饼印,最关键的就是耐心、耐心、再耐心。”余兆基说。

在余同号店铺内,简朴木桌上平摊着十几种小巧刀具,扁平的铲刀、锋利的直刀和剜刀……其中有不少余兆基已用了十年之久。每一把都能对应一种技法,一块饼印的打磨需要无数次的“挑、挖、抖”。饼印制作前需要根据客人要求先“画样”,即在一块梨花木上用笔描出大致轮廓,然后用刀在轮廓中“凿孔”“雕花”“修边”……直到盖上印有“余同号”字样的章,只有完成总共十几个步骤,一块饼印才算大功告成。

独门技传承遇难题

“爷爷那一辈是手工饼印最辉煌的时期,每逢佳节前夕,莲香楼、咀香园等大饼家都会向余同号采购饼印。”余兆基回忆,除了月饼外,如盲公饼、鸡仔饼的一些传统粤式糕点也会用上饼印。因为广州有独特的茶楼文化,当时的饼印“行情”持续走高,20世纪80年代一副做工精良的饼印就能卖出10多元,这在当时已是高价。

而到2000年以后,生产效率更高的机器饼印成为主流,由于机械化生产的普及,陆续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械饼印、塑胶饼印,手工饼印实用意义远不如以前。

对于机器制作饼印余兆基并不排斥。“以前生产力低,月饼都要排队买,现在月饼多了,只用木质饼印是供给不上的。”但他认为手工饼印终究多一分灵气。“每一副饼印都有细微的不同,有人手的温度。”他说。手工的精巧确实为饼印平添情怀。如今余同号木质饼印已经通过评选,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兆基有五名徒弟,也有人会来店里学习手艺,其中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但余兆基坦言,他们只是将做饼印作为业余爱好,并没有打算以此为生。

余兆基说:“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坚持十几个小时的"枯坐"不太现实。”不过近年来他参加了不少广府文化相关的展演,发现这门手艺在现代的生存空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祖辈累积了五代的心血,在我手中继续传承下去。”余兆基表示。

新闻推荐

羊城通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一卡通”

信息时报讯(记者欧嘉福通讯员公交宣)昨日上午,由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情满羊城”党建品牌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