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茶商经营和贸易的商业启示
■ 张 麒
一方面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封闭、保守、狭隘,他们设关卡,封海路,对民间的海外贸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商人和民间的态度却是积极的、开放的、务实的。
徽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徽茶是安徽全境内加上周边地区的茶,而狭义的是指产于徽州地区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徽茶为何久负盛名,尤其是上述的几种名茶为何数百年来走红市场、畅销不衰?这里有需要破译和解析的商业密码。
徽州地处群山之中,四周山峦叠嶂,群峰竞秀,中间形成徽州盆地。徽州位于亚热带,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加上特有的山地气候,很适宜茶叶生长。徽州生产加工茶叶的历史最早上溯到唐朝初年。把茶叶成规模批量销售出去的是徽州祁门商人,时间也在唐代。徽商种茶、卖茶,研究和推广徽茶,创立徽茶品牌可谓筚路蓝缕,其事迹多多,可圈可点。我们可从其商业运作和经营中学习和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
先说品牌的创立。和任何商品一样,并非一开始名字就那么响亮,就那么有知名度,有那么高的市场占有率的。这从祁红、黄山毛峰的来历和品牌确立可见一斑。祁门世代所产皆为绿茶和半发酵的安茶,后来黟县人余干臣仿福建红茶之法研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但那只是作坊式生产,未能形成气候。到同治六年,绿茶严重滞销,祁门茶商胡元龙不得已花重金聘请高人名师以“宁红之法”大举仿造,遂有祁门红茶横空出世,并于公元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黄山毛峰”的前身是黄山云雾茶,其成色、品相和味道都不尽如人意,因而多年来不温不火。歙县商人谢正安看不过眼了,他就不信“吾山之茶输于他”。因而憋一口气研制改良。谢正安心中的黄山茶应该是“外形微卷、状似雀舌、银毫显露”的那种,他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销出去,大受欢迎。后来制茶大师傅在炒醅过程中不经意将有些茶叶炒成了金黄色,品相更加好看,冲泡后味道更佳,于是定格成型,先在上海销售,一炮打响,不但沪上和国内市场火爆,美、俄等国茶商也争先订货。可见,产品销售不是就货卖货,在于不断创新,尤其是品质、质量上的不断改良、改进和提升。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品牌”,不形成品牌就不会有“市场”。而没有市场的产品,是难以热卖的,也就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了。
再者,做生意不光自己怎么说,还要注意听人言。这一点,徽州茶商又以他们的生动的商业案例为我们上了一课。“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牙行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这里面有徽商不凡的建树。可一开始这一行当里并没有徽茶的份,徽茶向来为广州行商所鄙弃,广州外商采购最多的就是福建武夷山茶。直至嘉庆、道光年间,向来与徽浙茶商来往密切的广州商人张殿铨建议徽商改良制茶技术,徽商们点头称是,虚心采纳,用心改良。张殿铨见徽茶蜕变一新,第一个站出来收皖南绿茶,果然受到外商欢迎。打那以后,皖南绿茶才得以入行并销往海外。商业在于交流、在于融合。作为商人,要有心胸,要注意倾听同行同道的意见和建议。那种“同行是冤家”的所谓格言警句,徽商并不放在心上。
此外,商人还要特别注意收取“政策红利”,顺势而为,闻风而动,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明清时期,朝廷为了严厉管制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茶叶的产、运、销,官府实施招商“中茶之法”:或令人向边塞交纳银米而酬给茶引,或令人运茶至茶马司,以一部分纳官,另一部分归商人自卖。此法虽称不上善好,但也是迫不得已,为权宜之计。为适应此法,徽商顺势应对,不少徽商反而从中得利。明末,歙人汪伯龄就曾贷资入雅州(今四川雅安),未几成了大富商。清康熙年间,歙人李遴入川贩茶,后来成茶商首级,“众商纳课办引皆由其同一办理”。在限制中求发展,化不利为有利,这正是徽商的过人之处。
在捡拾徽州茶商的史料中,笔者常常被他们在茶叶外销过程中敢于突破禁区的胆识,热盼开放的情怀和勇于抗争的事迹所感动。清代中期以后,随着徽州茶叶外销量的增加,徽人贩茶入粤者也越来越多,可是清政府却不识时宜地实施“海禁”。长期以来,徽商都是经过江西内地投茶入粤的,由于茶叶外销量增长,这条运输路线既费时又费劲,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于是许多闽、浙商人乃改由海道贩运茶叶,但货物走海道要冒很大风险,因为朝廷将海运和海路贸易视为走私,因此屡遭打击。我们痛切地感受到:一方面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封闭、保守、狭隘,他们设关卡,封海路,对民间的海外贸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商人和民间的态度却是积极的、开放的、务实的。当时甘冒风险由海道运茶的徽商大有人在,有的甚而不惜铤而走险去抗争。历史已有结论,商业“正道”在徽商这边。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新闻推荐
穗参保职工可申领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 申领需满足三条件 全流程可网上办理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欣通讯员/穗人社宣)3月18日,笔者从广州市人社局了解到,为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根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