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保安“用工荒”倒逼行业反思用工标准

南方都市报 2019-03-12 06:28

元宵已过去近一个月,按理说农历新年节后用工市场已趋于稳定,但近日有记者巡城时发现,广州不少小区至今仍在招聘保安。某招聘网站上,近几日发布的保安招聘信息高达2000多条,甚至超过了同期月嫂的招聘需求量。记者调查发现,“保安荒”之下,为了招到足够人手,各用人企业不仅推出优厚福利吸引应聘者,而且降“格”以求,令主管部门“保安持证上岗”的要求变得形同虚设。

曾以,广东作为劳务输入大省,保安是一份炙手可热的工作,那时招个保安,各单位还能左挑右选。可现在外来工数量减少,保安行业也呈现出“三低两高”的特征———社会地位低、从业素质低、收入低,流动性高和年龄高。造成目前困局的原因,除了外来工减少,部分市民对于保安不够尊重,工作本身待遇不高,发展前景有限,都让保安行业既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更大的危机,我觉得跟保安行业本身的职业和用工特点有关。

业主都想要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性做自家小区保安,能不能打先不说,起码身强力壮能够威慑坏人。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一来更喜欢具有职业成长性的工作,保安工作内容相对简单,甚至有点机械重复,做这份工没有太多提升自我能力的空间。二来,大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保安收入相对微薄。过去做保安,尚有可能把乡下家人接来城里,只要小区有片瓦遮身,一家人总有容身之地,还可再作他图。而现在,外来工做保安的“城市红利”已越来越不明显,又要整天面对外面世界的花花绿绿,年轻人怎会安心于方寸岗亭,坐怀不乱?

一方面是男性的职业进取心受限,另一方面又是业主对于“年轻力壮”的执念,保安“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作为一种高度男性化的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不少地方,“40岁以下”是招保安的年龄划线,但我觉得,这个年龄限制,再加上不招女性的性别限制,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点庸人自扰,是招不到人的保安公司在给自己“下套”。

为什么这么说?很多社区保安,说实话跟过去大院看门大爷的工作性质差别不大。虽然有时要倒班,可是过去看门大爷也要起夜开门不是?只要适应了,不是太辛苦。而且,就职业定位来说,保安既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警务人员,没有任何执法和司法权限。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保安的主要职责是检查证件,登记出入物品和车辆,同时制止在本单位范围内轻微的违法行为,难以制止、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当报警。也就是说,真要发生什么违法犯罪的事,还是要找警察。以此而言,某些业主和单位执迷于“青壮年男性”才是合格保安的想法,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换言之,保安用工荒的出现,既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客观因素使然,也有过时的行业用工标准的“贡献”,要破解困局,还需内外一起发力。在国外,我经常看到英姿飒爽的女保安,关键是人家身上的警戒装备,足以消弭两性身体差异造成的用工上的性别门槛。还望保安行业反思一下用人标准,改善硬件装备,让更多的女性、年长者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进入这个行业。

□果冻

新闻推荐

晴天 3月11日 广州上映主演:广州市民

第1章晒被子,晒心情小区阳台上晾晒着不少衣物。一名老人悠闲地躺着晒太阳。第2章我运动,我快乐一名小...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