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应为住宅报建提供“一站式”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律师朱列玉关注农村住宅违建乱象
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思敏肖婉琦
发自北京
提高农民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律师、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这一建议经南方农村报报道后(详情请见南方农村报3月2日报道《提高农民基本养老金水平》),引发热议,仅南方农村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就超过5万,评论超过700条,网友“热赞”。
据了解,今年两会朱列玉还带来涉农建议“关于加强农村建设规划减少城中村建筑乱象的建议”。
建设失序,安全隐患大
“城中村本来也是农村,只是城市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把它包围起来了,才成了城中村。”每回坐飞机即将降落广州之际,朱列玉总能从上空看到郊区密密麻麻、无序分布的楼房,由此生出调研城中村建筑乱象的想法。
朱列玉调研发现,城中村里“贴面楼”“亲吻楼”比比皆是,违规建设现象突出,布局散乱,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他认为,一方面,城中村拥挤不堪的生态形貌与大都市的现代化面貌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握手楼”由于建筑狭窄拥挤,设施陈旧,存在诸多消防隐患,且“握手楼”不通风、无阳光,潮湿又阴暗,容易滋生各种疾病,居住环境恶劣,“大部分住宅白天屋里也要靠电灯照明,村里的街道形同"地道"”。
审批繁琐,农民不爱报建
据了解,农村住宅违规建设多有三种表现:一是在耕地或者规划区外建房;二是一户多处宅基地;三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严重超标。朱列玉认为,农民建房不爱报建,主要原因有土地性质不符导致无法报建,现行报建程序过于复杂以及报建条件苛刻、难以执行等。“依照相关规定,顺利申请并通过各级审批,获取各项许可证最少也需要约50天。”朱列玉认为,这种繁琐的审批流程,不仅让部分未批先建者找到了借口,也未能及时、高效地解决农民住房与产权问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其它生产生活安排。
为此,朱列玉今年带来了“关于加强农村建设规划减少城中村建筑乱象的建议”。“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更好的规划,特别是住房,既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也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简化审批,完善农村住房审批的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村民的自主权。”
下放权限,由村委初审
朱列玉提出下放管理权限。他认为,在土地管理、产权登记和规划管理上,市级相关部门可以委托方式下放农村住宅行政审批管理权限至县区、乡镇,从而提升基层管理部门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农村住宅报批报建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在乡镇行政服务大厅内设置专门窗口受理申请,实现“统一收件,统一发件”,对审批事务实行“集中式管理”,让农户仅需往返一次即可“一站式”办结各项审批工作。
朱列玉建议将原有政府包办的社会管理功能交还村委,“村委会对村庄内部情况非常了解,能更准确地核查申请人基本信息,也能更好地协调邻里间的矛盾”。他认为,在住宅报批报建方面,村委会负责初步审核,乡镇进行复查及技术把控,“既节省时间,又能让农民少走"弯路"”。
新闻推荐
降低社保费率 提案获企业点赞不少企业表示,“五险一金”制度改革将让企业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创新
不少企业表示,“五险一金”制度改革将让企业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