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经济和环境 形成双赢局面

羊城晚报 2019-03-06 18:14

牢记总书记嘱托

·勇立潮头 走在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

“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补上生态欠账。”

——习近平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李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和指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东积极作为,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两会声音

环境治理需要打破框架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认为,生态环境课题与其他课题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一个“边界”概念,自然界的环境要素都是在流动的,因此进行环境治理,也要打破框架。

她认为,技术的升级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举例来说,在广州亚运会期间,纯电动公交车曾经上路,但技术还不成熟。如今,包括广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推行公交车纯电动化。这种变化正是建立在技术的升级和发展基础之上的。在技术保障的基础上,兼顾环境和经济,才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

王筱虹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该更多关注的是落地的问题。她说,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规章制度已经很具体,但是还需要在执法过程中去落实,同时,还需要避免“一刀切”的情况,能够在具体执行上分门别类,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

构建新型绿色能源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卫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是构建一个安全、高效、低碳、优质的绿色能源体系,在这样一个体系的支撑下,才能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个绿色湾区。他说,广东是个海洋大省,有着丰富的海风资源、广阔的海洋面积,可以利用海洋来构建自己的绿色能源体系。通过推进海上风电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水制氢技术的发展,可以形成一个以海洋为基础的新型绿色能源体系。

他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要求个体、家庭、社区、机构和政府,都要形成一个生产生活低碳化的理念,构建出一个“绿政”机制。通过完善碳交易,形成“消费低碳能源有收益、排放要缴纳成本”的理念和机制,通过风电、太阳能、海水氢能等新型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消耗,让所有人参与到绿色经济中来。

张传卫还强调,要重视绿色经济中的循环利用问题,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牙膏、手机,还是工业生产中的钢材、机油,都可以通过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生产的“绿色化”。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表示,国家多年来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视,广东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在空气、水、土壤污染的治理上取得突破性成绩,人民群众都可以感受到全省特别是珠三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但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人口和产业密集度高,排放强度大,在水环境质量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压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才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他说,在新的一年,广东省应加大力度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倒逼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在推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实施规划的目标之一。

新闻推荐

广州为民营企业争取融资授信支持额3400亿

据新华社广州3月5日电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5日广州市工信局与12家银行签订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