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建行广州分行打出给力“组合拳”
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与广州市国规委合作,率先推出“普惠金融e登记”,优化营商环境。
资料图片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营企业解困,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笔者从建设银行了解到,结合广州地区民营经济现状,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构建一套具有建行特色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组合拳”,将优先支持民营经济活跃领域、优先服务优质民营企业、优先支持重点行业、优先支持供应链条企业。截至2018年12月末,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民营企业对公贷款余额522亿元,比2017年末增加238.6亿元。建行广州分行方面表示,将充分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投入,2019年全年拟安排民营企业投放超过700亿元。
构建具有建行特色的“组合拳”
数据显示,广州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广州市民营经济GDP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全市GDP的39.98%,比重比上年上升0.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呈现出增长稳、质量好、活力强等特点。
在广州,民营企业更是成为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智能机器人、生物制药、大数据等新兴行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是民营企业,广州主板上市企业65%是民营企业。
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难题。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广州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其中,《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广州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增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配套金融措施、强化保障和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9条举措。
去年5月,建设银行总行正式将中小微企业服务上升到全行战略高度,提出普惠金融“双小”战略,用双小(小行业、小企业)承接双大(大行业、大企业)战略。在此时机下,建行广州分行趁热推出支持民营经济30条措施,结合广州地区民营经济现状,构建一套具有建行特色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组合拳”,从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增强资源倾斜、强化考核激励、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不良容忍度等多方面服务民企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走在同业前列。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与广州市国规委合作,推出“普惠金融e登记”,在一线城市中率先实现“不动产线上办理”,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受理,最快当天放款”全流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上线2个月受理金额5亿元,在四大行中排名第一。与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合作推出“穗台通”业务,创新粤台企业合作模式,吸引台湾投资者在穗投资兴业。与广州市工信委、人行合作,为“高成长”“小升规”“三个一批”企业提供20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与广州市工商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会员企业提供50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
数据显示,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普惠金融贷款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12月末,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余额超400亿元,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07亿元,比年初新增124亿元,在全省占比接近40%;服务小微企业超万户,客户新增在全省占比达66%。
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建设银行方面表示,优先支持有市场前景、有技术优势、主业突出、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按规模、行业、所处区域等维度,梳理一批广州地区优先支持民营企业(白名单客户),对名单内客户落实行内差别化信贷政策。
在支持重点行业方面,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参与并推动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百济神州等重大项目建设,对产业园集聚的高科技企业实行并联式营销。在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领域,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加大住房租赁、“两高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信贷等实体经济领域投放,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支持民营经济活跃领域方面,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关注国企混改板块的活跃民企。与此同时,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关注积极融入并服务大湾区建设的大型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实施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服务大湾区建设。此外,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对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引入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帮助企业“走出去”开拓境外市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还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产收益权、股权收益权等资管产品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参与市政府主导的民营上市公司纾困计划,帮助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向民营企业提供表外理财融资211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债,积极承销民营企业债券,通过债务融资工具支持民营企业74亿元,较2017年提升46亿元。
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亦优先支持供应链条企业。通过组织网络供应链业务培训会及座谈会、网络供应链业务推介会、积极开展目标客户走访营销等,有效开拓网络供应链业务,推动核心企业上线及投放飞跃式增长。
助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当前,广州市提出抢先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AB)和新能源、新材料(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今年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紧紧围绕广州市的战略布局,坚持主导产业引领、核心企业带动和产业生态支撑,结合区的实际,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除了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汽车产业的传统优势外,花都还将在智能电子信息产业上,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打造花都绿色价值创新园区,培育出千亿级智能电子产业集群。
“我们的项目启动时,正逢花都区推行绿色金融,建设银行从一开始就跟进我们共谋发展。”广州国光智能电子产业园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蔡华章说。国光产业园位于花都区绿色金融核心区域,占地1080亩,于2018年陆续完工。
蔡华章提及的花都区推行绿色金融,是指去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在花都区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这是广州市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金融专项试验区,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国光产业园是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园区,得益于其“绿色”属性,符合绿色金融要求。在市场资金长期紧张的情况下,该项目享受了建设银行信贷绿色通道,在审批、投放上均享受了绿色金融的优先待遇。
“优先”两个字,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支持,“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一旦中途断了,后面就会很困难,保证资金到位才能让园区按照既定目标发展。”最终,建设银行累计为国光产业园投放4.4亿元基础建设贷款。
笔者了解到,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在支持民营经济30条中提出开设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民营企业从收到项目申报材料到出具审批批复平均用时11天,优于其他企业35%;小微企业项目平均用时3.6天,优于其他企业78%。
如今,产业园区已经聚集了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内部也逐步开展生意往来。“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建好房子租出去,而是想打造产业集聚地。未来,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智能电子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区。”蔡华章介绍道。
以税定贷,诚信纳税可获融资支持
广州民营企业在日用化工、定制家具、无人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领先全国。建设银行方面表示,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民营企业聚集行业均是新兴行业,传统信贷产品和服务难以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需要不断强化产品创新,以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加强产品和模式创新,打造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信贷模式。创新“小微快贷”“云税贷”“惠懂你”“供应链金融”“转企快贷”“跨境E+金融”等全线上小微企业融资产品。
据悉,“云税贷”主要针对在建行代缴税款、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其通过建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即可自助办理最高2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这在同业中率先实现线上以税申贷。
广州崃克保化工公司是其中一家受惠公司。广州崃克保化工公司是一家中美集团合资的化工专业产品、原料推广销售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研究脱模剂、乳化剂、消泡剂、铂金催化剂、油墨离型剂、偶联剂、防水剂等产品。同时取得了多家国际公司部分产品在中国或中国华南区的代理权,包括德国瓦克化学、韩国HANWHA化学、南非SASOL、韩国KP化学、印度VAYA等公司。经过不断的发展,2016年12月,广州崃克保化工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
“每多一个客户,资金压力就多一分。行业回款时长一般是3个月,加上对账期将达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公司已有200多个客户,资金缺口可想而知。”广州崃克保化工公司负责人王强说,“不论是代理业务,还是生产业务,资金问题都是排在第一。这也是需要融资,寻找建行这个强力伙伴的原因。”
由于纳税信用达到了A级,广州崃克保化工公司通过“云税贷”每年能获得100万元的贷款。
类似广州崃克保化工公司的民营企业很多,建设银行方面表示,将增配普惠金融战略性专项计划,充分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投入,其中2019年全年拟安排民营企业投放超过700亿元。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银企”协同发力。3月5日上午,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的“政银聚力助推发展”——广州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对接会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聚焦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接会上,广州市工信局与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等12家银行将签订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体为广州市重点民营企业授信支持3400亿元,助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撰文:黎华联李栋材
新闻推荐
近日,大型军事主题游船“华夏保险号”现身珠江,为广州再添一道靓丽的新名片。据悉,“华夏保险号”游船是中国第一艘“航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