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似“凤凰” 读书风气盛 花都炭步水口村任氏祖祠居“凤头” 木雕纹饰精美

广州日报 2019-03-05 04:14

任氏祖祠的后楼,为两层砖木结构。任氏祖祠的精美木雕任氏祖祠内的“腰鼓”型柱脚任氏祖祠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观看

广州文化拾遗

祖祠、宗祠和家塾,是古代单姓血缘村落或姓氏家族用以传承血脉、延续精神和尊师重教的场所。在花都区炭步镇西北面的水口村,至今保存完好的任氏祖祠、礼耕家塾等祠堂建筑不仅造工讲究,还曾是族人读书的地方,千百年来培养出不少读书人,更走出一位曾被光绪钦点的翰林院庶吉士。

相传,水口村按“凤凰”形态布局扩建。其中,任氏祖祠位于“凤头”,建于清咸丰年间,两层砖木结构的后楼为岭南地区少见;而礼耕家塾坐落“凤翼”,典型的广府家塾样式使其在去年入选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碧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苏韵桦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有段古:“勤耕苦读”稻谷作学费

炭步祠堂文化的兴盛,与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炭步镇处于南北粤临界之地,既有着来自丫山巴水的恩泽,又有田畴河涌的滋养,自古是各地移民定居繁衍的乐土,“勤耕”是先民繁殖生息、积累财富的最好办法。此外,炭步多是一姓一村的血缘村落,在社会功能、制度文化等方面更具有明显的家族文化特征,加之受古代“学而优则仕”等训诫的影响,当地先民热衷兴建祠堂建筑群,既用作宗族举办祭祖、婚嫁、丧葬等活动,也作为本族子弟的读书场所。

以任姓为主的水口村也深受“耕读传家”文化的影响。开村600多年以来,起初族人各自求学,后来为免除远地求学的不便,有能力的宗房开设书房、书塾提供场地,以四书五经为教材,教书先生以教学自给,族人以稻谷为学费,读书风气初形成。

清朝咸丰年间,任氏族人兴建起规模较大的祠堂建筑,如任氏祖祠、竹溪任公祠、峻峰任公祠、济美书社、礼耕家塾等仍留存至今,在不同时期用作学堂,承载无数功名梦和报国心。如抗日战争时期,竹溪公祠内开班教授“学而”“先进”“三字经”和“千字文”;20世纪40年代,任氏祖祠内设小学,学童数量最高可达400至500人。

任氏祖祠

任氏祖祠占村中“凤头”

水口村位于花都炭步镇西北面的巴江河南岸,“水口”之名源于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据村中老人介绍,村落布局按照“凤凰之形”扩大发展。“"凤颈"为北社,"凤身"则有川巷社,任氏祖祠建在水口村北边,正好是"凤头"的位置。”水口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国新说。

站在祖祠前方的风水塘望去,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的祖祠坐西朝东,三间三进带后楼,侧面为风火山墙硬山顶,气势十分恢宏。大门前两侧有虾弓梁,梁下为石刻组建,梁上有石狮子,梁架、斗拱上有精美木雕。“明清时期,梁架和斗拱在祠堂建筑中除支撑功能外,还具有装饰作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尚杰介绍:“任氏祖祠的梁架上精雕细刻着各种历史题材典故,人物、器物都栩栩如生。最精妙的是,斗拱还藏了一条"肉眼不易看出来"的夔龙,龙头、龙身和龙尾隐约相连又似分离。”

推开大木门,迎面就是一对红漆花纹屏风门,两侧是花岗岩石础为底座的圆木柱。让村民颇为自豪的是,祠堂内所有柱础还多出一圈雕有花纹的“腰鼓”。对此,尚杰分析,将圆木柱脚以腰鼓形式加以装饰,延伸了柱础的范围,在广东地区的祠堂建筑实属罕见,“可能是出于保护考虑,也有可能是加强装饰,彰显建筑规格。”

据了解,任氏祖祠总面阔12.6米,总进深51.9米,面积653.9平方米,建造规模在花都地区的祠堂中数一数二,于2005年列入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17年1月公布为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发现,两层砖木结构的后楼十分高大,依稀能看到高墙上挂有的“宗贤阁”木牌,后楼一楼正中则摆放着任不齐像。谁是任不齐?据族人任广荣搜集《南朝乐安谱》《清朝兆麟辑本》等整理出的水口村繁衍世代简明表,任不齐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一,也是中国任姓族人公认的任氏始祖。

沿着木楼梯登上阁楼,推开木门,水口村的风景尽收眼底,风水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巴江河从祠堂左侧蜿蜒前行,而右侧可看见水口村淳朴的村容村貌。

关于后楼建造的起因,村民多有猜测但未有定论。对此,尚杰分析称,中国传统祠堂建筑的建造形式为每进地势递高,有些祠堂的后楼用作教学,而任氏祖祠的两层砖木结构后楼在花都地区较为少见,有可能是出于彰显身份等级的考虑。

村民记忆里的祖祠

在宗族血缘关系紧密的水口村,任氏祖祠还是联结人生各阶段的文化符号。村民任国安出生于1926年,他告诉记者,20世纪30年代,祖祠旁的房屋为凤龄书室,是村孩读书的地方,而祖祠则是嬉戏的去处。后来日军侵华,授课中断,逾百年历史的凤龄书室也因年久失修倒塌,但祖祠屹立不倒,陪伴村里一辈辈人长大、成家立室。

礼耕家塾:

封檐板上雕木螃蟹

寓意后人科举中甲

在村民的带领下,走过蜿蜒曲折的村路,记者来到位于位于大围燕翼三巷12号旁的礼耕家塾。从村落布局上看,相比起其他位于“凤头”“凤身”的祠堂建筑,居于“凤翼”的礼耕家塾显得有些隐蔽,且门前没有宽阔的地坪和水塘。

据了解,礼耕家塾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面阔三间,深两进,头门为凹肚式,建有灰塑吉祥纹样博古脊,木雕封檐板纹样精美,整体建筑风格为岭南传统式,属于典型的广府家塾,2018年入选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单。

尚杰介绍,之所以说礼耕家塾为典型的广府家塾样式,是因其侧墙是风火山墙硬山顶,墙壁全由青砖砌成,不含泥砖或石块;屋面由灰沙碌筒瓦和瓦当砌建,瓦当上“寿”字在中,“金玉满堂”字样围绕周围,瓦片之上还有仿博古纹的小平脊;屋内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体系;封檐板雕工精美。

“封檐板上的木雕包括人物花草和飞禽走兽,每一样都有独特含义。如蝴蝶、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枝头的鸟雀代表考取功名,喜上眉梢;而螃蟹有壳,"壳"通"甲",寓意在古代科举殿试中考取三甲。”尚杰指出,第二进的封檐板被处理成镂空的通间雀替比较特别,上面雕有带翅膀的福鼠,福鼠口衔木环,象征吉祥富贵。

任国新说,礼耕家塾隐藏后方,推测原为某个宗族分支的私有建筑,仅为该族人使用,建造等级相对不高。这一说法得到花都祠堂研究会成员任广荣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尚杰的认同。不过,由于礼耕家塾位置偏僻,民国初期已鲜有村民拜访,不仅史料欠缺,连村中逾百岁老人也对其知之甚少。

新闻推荐

广州花都区新华街:平安春运,我不“毒”行

■参与活动的禁毒志愿者在广州北站前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新快报讯记者李应华报道为做好春运期间禁毒宣传工作,提高探亲、返...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