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田建设管理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南方农村报 2019-03-04 10:19

南方农村报讯田成块、渠相连、路成网、树成行……随着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昔日的“低产田”“望天田”,变成了“吨粮田”“保收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高质量的高标准农田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和底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为确保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019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就《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组织11个省(自治区)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在广东召开座谈会。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陈章全介绍,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2022年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时间紧任务重,亟需制定责权清晰、程序简捷、可操作性强的《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农田建设项目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推进。而且,农田建设工作曾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部、水利部、农业部多部门管理,“五牛下田”管理分散,机构改革后,农田建设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管理。为保证农田建设持续健康、长期有序开展,须尽快出台《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现农田建设项目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陈章全表示,《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几大创新和亮点。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特别是强调县级规划要落实到地块;二是项目设计前征求项目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意愿,让农民参与进来,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先建后补方式实施;三是鼓励农田小块并大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什么样的农田叫高标准农田?是不是修条路、挖个渠就可以称为高标准农田?农田建设项目的内容有哪些?省市县各级权责如何划分?会议现场,各省项目负责人针对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8年农业农村部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目前,全国已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8000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广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狠抓耕地资源保护,农田建设管理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彤介绍,2011-2018年,广东建成高标准农田约2212.78万亩,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统一“上图入库”,可实现实时动态“一张图”管理所有项目。对高标准农田实行1500元/亩的财政补贴,在珠三角地区,对高标准农田投入水平达到了2500-5500元/亩。

新闻推荐

或谋调整价格体系 内参酒暂停向湖南供货

作为酒鬼酒2018年的重要举措,内参酒销售有限公司的成立,被业界视为酒鬼酒向高端系列发力的重要举措。3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