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出五彩地下城德国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个展“呢喃的泥土”3月将在广州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19-03-04 06:23

[摘要]德国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个展“呢喃的泥土”3月将在广州开幕

堆满工业废弃物的地下展厅里,艺术家用工业喷枪制造出了五颜六色的效果,让人仿如进入了一个虚幻的空间里。

今年3月,国际知名的德国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个展“呢喃的泥土”将在广州K11开幕,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展出,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也将参与此次展览。

此前,“呢喃的泥土”曾在上海chiK11美术馆举行,艺术家用丙烯颜料379升连续11天创作,吸引了过万人前来观展,一度吸引了刘嘉玲等名人一窥究竟。羊城这场展览有什么亮点?CBDTIMES此前特地到上海展览探营揭秘。

“冒险之旅”从《地下》开始

上海“呢喃的泥土”展共展出五件与场景相关、沉浸式的大型作品,占地1500平方米。

打开chiK11美术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五颜六色的泥土和废弃的工业材料,“这是第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里,有两条不同的参观线路,如果敢于冒险,可以选择右侧有些偏僻的小路,如果是保守的人可以选择作品中间这条大路。”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从小路开始了这一次艺术展的“冒险”之旅。

铁丝网、塑料管道、水泥包装袋……目之所及是工业材料。《地下》以艺术家设计手稿1:200-300的比例进行布置,让原本空无一物的美术馆里变出一座废墟来。当地下废弃城市效果已具雏形后,艺术家为这座地下城穿上新衣,沿着起伏的废墟一路喷绘,用色彩开辟属于她的通路。

“和其他展览方式不同,大多数艺术品从进入展馆到撤展时都是同一个状态,但这个作品从进场到撤场会有很大不同。”接近展期尾声,部分泥土堆上的颜色逐渐消退不如早期鲜艳。展览中写道,“如果说意愿是一种牵涉直观功能的设计领域,格罗斯的时间则是将绘画从平面中解放出来,创造出令人一直迷失的现场。”这也是格罗斯作品的魅力所在。

在巨幅丝绸幕布上“摇滚”

宣传资料上的卡塔琳娜·格罗斯梳着一个大卫·鲍伊式“鲻鱼头”(Mullet)发型,这位带有些摇滚气质的艺术家,创作的现场也不一般。

3号作品《丝绸工作室》,还原了艺术家创作的第一现场。1.8米长的喷枪、起降机……99平方米大的巨幅丝绸幕布上,印有格罗斯柏林工作室的照片,“这些图像揭示了喷绘在另一个空间存在过的痕迹,在绵延的展览中暗藏时间的空隙。”

据介绍,该作品曾在布拉格美术馆展出过,通过资料图片可看到,巨幅画作被悬空吊起时,造出了一条彩色通道,观众从幕布前走过,仿如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溜了个弯。

同样以布料作为创作的基底,4号作品《腹中》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重达3.6吨防火布,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通过四周四五十个吊顶,让布料产生自然的褶皱感。在《腹中》还隐藏了不少拍摄的最佳角度,刘嘉玲也曾在此取景拍摄。

旧时生活场景,带你回现实

从《腹中》的秘密通道走出,一个纯白色的书房展现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介绍,“艺术家的爸爸曾经是上海同济大学的工程学院导师,1981年的时候跟随家人在上海居住过半年,这个陈列室还原了当时的生活现场,也是表示对上海的家的怀念。”

这个作品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民众的参与度极高,书架上1600多本书一部分来自于市民捐赠,一部分来自chiK11美术馆藏书。

TIPS

广州将展出三件作品

据介绍,在3月下旬,该展览的部分作品将会来到广州K11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展出。展览将根据广州K11的艺术空间带来三件大型沉浸式场景相关作品,带领观众穿过迷宫通道,为格罗斯标志性的艺术实践提供全新诠释。

知多D

卡塔琳娜·格罗斯以喷枪为主要绘画工具

卡塔琳娜·格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绘画史上占有一席重地,是过去15年间极具开创性的画家。格罗斯以喷枪为主要绘画工具,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绘画形式,“她利用喷枪,使颜料不再束缚于画家身体和画布之间。作品既非表现主义,亦非象征主义,而是以极具颠覆性的方式,存在于与物质、物体和建筑的即时接触之中。”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郑雨楠

新闻推荐

新时期广州现代服务业的新路径

广州策论新路径:一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释放更多的服务业潜力;二是与新技术深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